公鸡

欺世盗名还是侠义心肠战国四公子之

发布时间:2022/9/29 0:21:30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bdf999.org/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在后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面目:即侠义心肠和欺世盗名。

有趣的是,前一种多是民间形象,常见于小说演义、话本戏文中;后一种多是文人评价,常见于评论性的史学著作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孟尝君的形象出现了如此大的反差呢?

其实症结就在于两个字:门客。

史学家的眼光:用“鸡鸣狗盗”来欺世盗名

“鸡鸣狗盗”的故事就是说孟尝君的两个门客。

话说,齐国的孟尝君擅长“养士”,号称有三千门客,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得到孟尝君的青睐。其中就有两个人,一个擅长学习公鸡啼鸣,另一个擅长像狗一样偷偷摸摸地钻洞。

按理来说,这两种技能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本事”,但孟尝君还是接纳了他们,没想到却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

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没想到却被秦昭王强行扣留下来。

秦王久闻孟尝君大名,想要他留在秦国效力,并且准备给予高位。但是很多大臣并不同意,对秦王说,孟尝君的封地、家人都在齐国,他本身又是王族,怎么可能真心为秦国效力呢?

那么,这样一个有本事的人,既然无法被秦国所用,宁可杀掉也不能放他回齐国去。

孟尝君听了这样的风声之后非常担忧,性命危在旦夕,于是想用重金贿赂秦王的妃子,希望能让秦王放自己回国。

秦王妃答应了孟尝君,但条件是必须送给她一件狐白裘,就和他送给秦王的那件一模一样才行。

这就难办了,这件狐白裘是齐国至宝,独一无二,已经被孟尝君送给了秦王当礼物,上哪去找另一件一模一样的呢?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会“狗盗”的门客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深夜潜入秦宫,将这件狐白裘偷了出来,送给了秦王妃。

秦王妃非常高兴,于是就劝说秦王,成功说服他不要杀掉孟尝君,并且准备在两天之后为其践行。

孟尝君得到确切消息之后,又忧又喜,喜的是暂时性命无碍,忧的是担心两日的时间里又出变故,于是决定连夜逃离。

等到他率领着一众门客逃到秦国边境函谷关的时候,天光还未大亮,城门没开,他们出不去。但又不敢原地等待,担心秦王派军队抓他们会去。

正焦头烂额之际,那个会“鸡鸣”的门客站了出来,将公鸡的鸣叫声学得惟妙惟肖,引起了真正公鸡的啼鸣,这就让守关将士误以为到了时间,于是打开了关门,放走了孟尝君。

这个故事本来是为了说明孟尝君对于“人才”提拔的不拘一格,但在研究历史的学者眼中却不这么认为。

很多史学家认为,孟尝君的“门客”中有着大量的“鸡鸣狗盗”之徒,说明并没有什么真本事。

其实想想也对,孟尝君率领着一大批门客去访问秦国,却在被扣留之后束手无策,只能依靠“鸡鸣狗盗”这种见不得人的技巧逃生,那么其他的那些所谓的“门客”又有何用呢?

如果手下尽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以及连“鸡鸣狗盗”都不如的门客,孟尝君收留这么多门客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他并不是想利用这些门客为其排忧解难,只不过是想“千金买骨”,为的还是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罢了。

利用众多门客来为自己打造一个“折节下士”、“仗义疏财”的名声,这不就是“欺世盗名”吗?

民间口碑:仗义疏财,折节下士

和很多史学家不同,孟尝君在民间文学中的形象以正面居多,尤其是小说演义、评书戏文等形式。

比如说《隋唐演义》中,秦琼秦叔宝就有“小孟尝”之称;《水浒传》对于宋江的描述也有“声名不让孟尝君”的评语。

这就和孟尝君“仗义疏财”、“折节下士”等等表现有关了,这样的行为极容易受到民间人士的好评。

但是,孟尝君也有一些比较有能力的门客,他们的故事也为其“擅养士”的声望添砖加瓦。

冯谖这个人可能乍一听不太熟悉,但“弹剑作歌”、“狡兔三窟”的故事就是以他为主人公的。

冯谖投奔孟尝君的现场可以说非常滑稽,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事,他直言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孟尝君又问他有什么爱好,他又说自己没什么爱好。

于是,孟尝君看他可怜,以为是想来讨口饭吃的,但也好意收留了他,只不过地位在门客中不高而已。

地位低,每天的饭食就不好,于是冯谖弹着自己的长剑唱歌,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说之后,想起了当时和冯谖谈话的场景,怀疑这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只不过在试探和藏拙,于是就改善了他的伙食。

结果没几天,冯谖又弹剑唱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见此,于是给他配了车驾。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再次弹剑:“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就问他,家中是否还有亲人。冯谖说老母尚在,于是孟尝君就供养其母。

这样之后,冯谖就满足了,不再弹剑唱歌。

但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遭到了其他门客的厌恶,而冯谖也一直没有为孟尝君贡献有价值的谋略,逐渐被边缘化。

直到有一天,孟尝君家中粮食不多了,需要派人去自己的封邑中收取税租,想起来冯谖一直闲置,就派他去做这件事。

冯谖临行之前,问孟尝君,需不需要顺便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告诉他自己看着办就行,家里缺什么就买点什么。

冯谖到了薛邑之后,告诉百姓,孟尝君见到大家谋生不易,就免除了债务。而这件事情传到了孟尝君的耳中,使得他非常不高兴,对冯谖进行了责问。

冯谖说:“您让我家中缺什么就买什么,所以我为您买来了义这种东西。”

当时孟尝君还不理解,心中埋怨冯谖,但又不好反悔,并没有理解出冯谖的真正用心。

直到第二年,孟尝君被齐国国君罢黜,回到薛邑之时,百姓夹道欢迎,非常拥护他,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给自己带来了多么好的声望。

故事还没完,冯谖说“狡兔三窟”,如今薛邑只不过是一窟而已,他要为孟尝君再打造“两窟”。

于是,冯谖出使梁国,对梁惠王说,孟尝君如今被齐国黜落,梁国应该赶紧捡便宜,把他招揽来,必然能使梁国富强。

梁国派遣使者,持黄金千斤,车架百乘,以大将军之位多次恳请孟尝君赴梁。孟尝君听从了冯谖的建议,均委婉拒绝。

齐国君臣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才感到后怕,孟尝君的声望原来如此之大,让这样一位对齐国情况了若指掌的人去其他国家做官,那是齐国的损失。

于是,齐国君臣向孟尝君认错,并且在其封邑中建立宗祠,彻底稳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孟尝君其实没有做什么太有影响力的事情,这一系列的运作都是其门客冯谖的功劳,而营造的内容就是孟尝君的名声而已。

也就是说,孟尝君其实并没有显现出多大的才能,只是靠着名声就成就了自己的高位。

这从侧面说明了其“欺世盗名”的实质。

不过话又说回来,孟尝君擅长“养士”也是一种本事,打造“人设”非常成功,本身也有不俗的能力,只不过其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名声”,而不是自身的功绩而已。

不论怎么说,“欺世盗名”也是成功的一种手段,谁说“擅养士”就不是一种本事呢?

北宋时期,苏轼和司马光反对的“王安石变法”,其问题出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6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