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国学经典一毛不拔拔苗助长与财富规

发布时间:2023/4/9 18:15:34   

成语故事-财富规律篇

成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短小精炼,却又包罗万有,集生动、有趣、深刻于一体;每一个精彩的成语故事,都是广阔的知识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财富的认识也不例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成语世界,看看聪明的古人都为我们总结出了哪些财富规律。

《一毛不拔》

1.成语出处

“一毛不拔”的典故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如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孟子评价杨朱(即杨子)说:“杨子这个人主张‘只顾自己’,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

“亚圣”——孟子

2.启示

一根汗毛和天下人相比,孰轻孰重?毫无疑问,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千万倍。宁可放弃让天下人受益的机会,也不愿让自己付出区区一根汗毛的代价,显然,这种人已经自私吝(lìn)啬(sè)到了极点。后人便把“一毛不拔”的典故口口相传,并演化出“铁公鸡——一毛不拔”这一歇后语,专门讽(fěng)刺那些极端自私又十分吝啬的人。

3.财富规律

“勤俭节约”自然是好习惯,然而过分追求“节俭”以至于吝啬到“一毛不拔”的地步,也会成为一大弊病,对人对己都是有害的。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是一个懂得节省的人,更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而投入的多少往往决定着获益的大小,因此当机会来临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抓住机会,其次就是舍得投资。

《拔苗助长》

1.成语出处

“拔苗助长”的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如下:

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qū)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矣。

宋国有个农民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就想了一个主意。他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忙活了大半天,看着瞬间长高的禾苗,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回到家后,他高兴地告诉家人:“可把我累坏了!不过禾苗终于长高了一大节!”农民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启示

强行拔高的禾苗怎么能算长大的呢?这位农民显然是心急过头,偏又自作聪明,结果适得其反,禾苗全都死掉了,真是得不偿失呀!从此,“拔苗助长”就成了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代名词,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坏了大事。

3.财富规律

我们都希望成功,特别是尽早成功,面对一个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总不免感到心痒难耐。然而,无论读书、成长还是致富,终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生活处处充满了等待,成功的道路本身也就是一场对耐心的考验,谁能够咬紧牙关忍受暂时的损失、放过较小的盈利,直到迎来最大的机遇,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0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