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资源 >>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中国心灵
在“东学西渐”中,有两个人值得注意的:一个是卫礼贤(-),一个是翟理斯(-)。
——季羡林
年,作为德国派到中国的传教士,26岁的卫礼贤来到青岛,并在中国停留了25年之久。
“头一个晚上我进卧室之时,砖地上只稀稀拉拉铺了些稻草,耗子在床下和纸糊的顶棚上吱吱吱叫个不停。”早晨“尖利的鸡叫声吵醒了我,我揉眼睛的时候,一只公鸡就站在我的床边打鸣......”卫礼贤开始了他在青岛的传教生涯。
年5月,卫礼贤在胶州街(今胶州路)开办了一所学校,称之为“德华神学校”。后来,该校得到德国基督教组织“同善会”的资助,定名为礼贤书院。
年6月20日,礼贤书院开学,学制为七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初创的礼贤书院只收中国学生,首届学生只有21人。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礼贤书院是早期新型学堂之一。
礼贤书院昔日风貌
年,礼贤书院正式移至小鲍岛东山(今上海路),有讲堂、宿舍数十间,招收学生近70人,增设德文高级班,其余按清政府钦定高等学堂课程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年,卫礼贤还在礼贤书院内创建了“尊孔文社藏书楼”,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模式的图书馆。
卫礼贤(后排左二)和礼贤书院的师生
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正式命名为礼贤中学校”。这一年卫礼贤去北京任德国驻华使馆顾问、北京大学教授。
在创办学校的同时,卫礼贤不止在青岛四处游览,还到潍坊、青州、曲阜、济南、北京、云冈石窟等地,各地景色在他的《中国心灵》等书中均有体现:
北京——哥特式的建筑又细又高,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里的中国宫殿,在我们看来,充满了大地那种平稳庄重之感......黄色和鲜亮的颜色搭配起来更具有特色,在蓝天映衬下浑然一体,它显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皇宫便向人们昭示着权利的威严和永恒。
青岛——崂山的顶峰,在夕阳紫金色的光芒里熠熠生辉。田野里长满了玉米和高粱。高粱在夏季的雨水里长得如此之高,骑在马背上都望不过它的顶。我还看到了大豆、花生等各种各样有用的作物,果树也很多,有又香又甜的山东鸭梨,红光闪闪的柿子......地平线上村庄相连,全都被又高又密的树木包围着。
济南——城南的千佛山上满是寺院和庙宇......这座城市有众多的泉眼,清澈的泉水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流淌出来。寺庙和茶馆在城中随处可见,寂静的河岸上由摆满小摊的市场和喧嚣的人声而生气勃勃。
云冈石窟——留下了成千上万座石像。整个石窟都凿进山体之内,窟内的墙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石佛。这项工作持续了多年,新的石窟还在不断开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