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图片 >> 一学就会的居家语言治疗技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言语治疗师。一天24小时,我们陪伴在孩子身边,不停说话、沟通、玩游戏;父母也最了解孩子的喜好与日常惯例。
如果拥有了专业科学的方法,每天需要专门拿出多少时间和孩子进行语言联系呢?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健康科学系高级讲师、言语治疗师朱芯盈博士告诉我们,5分钟到15分钟就可以了。从5分钟开始,慢慢到10分钟、15分钟,直到小朋友把这当成日常惯例,就会非常愿意来跟家长进行这些活动。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本期ALSO微课复习,我们邀请到了语言治疗师朱芯盈博士讲解关于语言治疗的相关技巧,这些方法简单实用,适合家长居家使用。更多详细内容,家长可登录“ALSO课堂”通过视频收看、学习。
朱芯盈博士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健康科学系高级讲师语言治疗师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语言治疗常用技巧
本部分讲解的是语言前技巧,即在小朋友还没有说话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技巧。
1.简单配对。
可以是很简单的拼图,如英文字母、数字、水果、不同形状、动物的配对等,一般在孩子八九个月的时候开始配对练习。
2.更高级一点的配对。
即生活中的物体或图片的配对,连一连或寻找相关的图片或物体。如下图“什么样的东西会经常和鞋子配到一起?”
3.其他语言前技能:模仿能力;轮流能力;玩耍技能;眼神交流和共享注意。
通过玩乐介入孩子的语言发展
玩对小朋友的社交和认知能力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语言治疗师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一、平行对话:形容孩子的行为动作。
如,当孩子在玩洋娃娃时,可以说:“你在给娃娃穿衣服呀。”
二、自我对话:大人形容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当妈妈在厨房时,可以说:“妈妈在切菜。”“妈妈在涂果酱。”
三、扩充及延伸:
◆将孩子的词语扩充成完整的句子:
孩子:“饭!”
妈妈:“我们去吃饭。”
◆延伸:为孩子的语句增加新讯息:
孩子:“勺子!”
妈妈:“用勺子吃饭。”
延伸了勺子的功能。
四、观察、等待和聆听
◆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思考及反应;
◆给予期待的眼神和表情(轻挑眉头、微笑);
◆数5秒钟,聆听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没反应,就亲自示范一下。
五、“4S”原则
SayLess——简化语言,使用简短易明的句子。
Stress—强调
◆语气强调;
◆把重点放在句子末端;
◆使用较有趣的词语。
Goslow——慢速
每当和孩子沟通时,以慢速的方式陈述您的句子或者在桔子之间稍停顿。一直重复,重复,再重复,提高孩子模仿大人言语的频率。
Show——显示
视觉辅助或通过实物、动作、表情、图片进行显示。
六、其它做法
◆视觉辅助: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纳入简单的手势。
◆给予鼓励:当孩子给予反应后,家长可用以下方式给予鼓励:口头称赞;糖果或零食。
◆重复:一直向孩子重复同样的单词;让孩子明白该词的意义及正确用法。
◆语气强调:尝试以较高的声调强调关键词,如教导方位名词:熊熊在衣橱里面。
◆适当的语言沟通:依据孩子目前的语言能力进行调节。例如,如果孩子目前是单词使用者,家长可以2—3个字的短句来跟他们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制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1.把他喜爱的物品放在高处或小孩子够不着的地方,让孩子提要求:“爸爸,要。”
2.改变生活习惯。如在孩子准备涂鸦前,他需要画笔,你递给他一些不相干的物件,勺子、遥控器,小朋友觉得很奇怪,可能会看向你有一个眼神交流;家长也可以装作不小心玩具掉落在地上,发出声音后,孩子可能会看你或帮忙捡起来,家长可以等孩子做出反应后再给予帮助。
3.给一丁点食物,好让他多次提要求。
4.停顿。如在持续摇晃秋千后突然停顿,等待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会看你一下,要求说:“要”。
5.把水瓶或者泡泡瓶拧紧,让孩子提要求:“爸爸,开。”
6.给予选择。“你是吃苹果还是吃香蕉?”
几个语言沟通的范例
一、建议活动步骤
1家长对孩子说:“我们来吹泡泡!”
2观察、等待并聆听孩子的反应。
3孩子如果不感兴趣,家长先吹泡泡,然后用声音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轻轻触碰泡泡,然后说:“pop…pop…pop。”
4家长可以解说自己的动作,并以语气强调关键词。“爸爸打开瓶盖。”“妈妈吹泡泡。”
5家长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与表情来解说泡泡的情况,以丰富孩子的词汇:“哇,泡泡飞高高!”(兴奋的表情)“UhOh!泡泡不见了。”(失望的表情)“咦?泡泡在桌子下面。”(惊喜的表情)
6当所有泡泡消失后,家长可握住泡泡水瓶,观察、等待和聆听孩子的反应。
7当孩子靠近你时,你可以解说孩子的行为,例如:“噢,你要泡泡啊?”
8轮到孩子吹泡泡时,家长可尝试以话语或动作引导孩子表达。例:a)家长握住瓶盖,然后望着孩子说:“我们现在要____”。观察、等待和聆听孩子的反应。必要时,可以给予孩子答案“要开瓶盖”。
9孩子正在吹泡泡时,家长可用语气强调和解说孩子的动作及行为,“厉害,你吹了很多泡泡。”
10游戏过程中,若孩子有提及任何关键词,家长可把词汇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孩子:“泡泡。”家长:“对,吹泡泡。”
二、建议活动步骤:
1家长可以给孩子展示动物农场图片,并形容该场景和模仿动物象声词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例1:“你看!这里有很多动物。有大大的牛(哞...)、羊(咩...)”
例2:“你想要住在和这个农场一样的家吗?我们可以养小狗(汪!汪),小鸡(咯咯...),要吗?
2家长开始为小朋友介绍活动动机,一起凑集动物模型来建造模拟农场。
例1:小狗,牛...都在自己的家耶,我们的小狗和小牛呢?
例2:小羊在草地上,鸭子们都在水里游泳,我们也来帮小羊和小鸭子找它们的朋友和所在地好不好?”父母可指向孩子所拥有的动物模型,提示他们即将为那些模型进行归类和辨别。
3家长任选一种动物来模仿,并以语气强调其叫声再把它放在适当的位子。
妈妈:“汪!汪!看看妈妈拿了什么?妈妈拿了狗狗。”
爸爸:“爸爸先拿小羊哦,咩咩——”
4家长在摆放动物模型的当儿,可为孩子一边解说自己的行为。
例1:妈妈现在把小鸡放在门旁边。
例2:我们让母鸭和小鸭子在一起。
5当轮到孩子摆放模型时,父母能握着他们喜爱的动物模型观察,稍等,直到孩子与家长对视或模仿叫声。倘若孩子给予不符的反应,适当的纠正方式如下(假设模型为猫咪):
孩子:“嘶嘶……”
父母:“小猫喵喵叫,再把模型交到孩子手上。”
6在小朋友摆放模型的当儿,父母应为孩子解说他们当下的动作。
例1:哦!你把小猪放在树旁。
例2:你让小狗住在屋里。
7父母可强调动物叫声或颜色来指示孩子帮自己选择正确的动物模型,并引导他们将模型放在适当的所在地。
妈妈:“妈妈需要褐色的牛(哞…哞),放在草地上。”(手指像草地)
爸爸:“咯咯咯……谁会咯咯咯地叫?”(手指已摆好的鸡群为提示)
8活动结尾时,家长尝试巩固小朋友所学的象声词。
例1:在收拾时,可让孩子发出一个个动物叫声,再允让他们把各别模型放入收纳袋里。
妈妈:“鸟怎么叫?”
孩子:“吱吱吱……”
妈妈:“很棒!把小鸟收起来。”
例2:父母确认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否和孩子手心所握着的模型匹配。
爸爸:“你听,爸爸学公鸡啼‘咯咯咯...’对吗?
妈妈:“我们家门前的小狗是不是这样‘汪汪’叫?”
声音模仿秘籍:卫生纸卷筒或任何器皿发出的回音引发小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陪读小技巧
1双向阅读分享,让孩子独立选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家长在叙述页面上的图片后,等待孩子给予反应或评语。如:“你看看,太阳很大哦……”(等待)
2与孩子轮流阅读。
妈妈:“熊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休息,宝宝呢?宝宝在干什么?”
孩子:“宝宝在睡觉……”
3以孩子较熟悉并简单的词汇来替换故事内容里较难的生字,如:“雄伟”的城堡可替换成“大大”的城堡;“绚丽”的彩虹可替换成“五颜六色”的彩虹。
4以精简的句子来叙述故事内容,家长随着孩子所主载的翻阅流程,并简略形容图中人物的动作及环境。适当地为故事主角设计对白,声音效果,并以不同的语调、脸部表情、动作去强调主要的关键词汇。
5可以重复阅读同样的书籍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模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