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资源 >> 虎斑颈槽蛇究竟是不是毒蛇它的毒性有多强
虎斑颈槽蛇俗称野鸡脖子,这个俗称是因为虎斑颈槽蛇的颈部有着如公鸡鸡冠鲜艳的红色斑纹。不过,虎斑颈槽蛇是一种有意思的蛇类,因为它曾经没有被列入毒蛇之中,但是人被咬了还会被毒死,这就有点意思了,因为只有毒蛇咬人才会将人毒死,不是毒蛇为何还能把人咬死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虎斑颈槽蛇。(下图为儿时动画片中野鸡脖子的形象,你还记得是哪个动画片吗?)
一分钟了解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是游蛇科颈槽蛇属下的蛇类,在游蛇科中,虎斑颈槽蛇属于体型较小的存在,成年后的平均体长在0.8米左右,体重0.3千克左右。从外观上看,虎斑颈槽蛇的身体主要以青绿色为主,在颈背部有明显的颈槽。
在我国虎斑颈槽蛇是分布最广的蛇类之一,北至内蒙古、南至广西、西至西藏,东至黑龙江都有它们的身影。与其他游蛇科的蛇类相似,虎斑颈槽蛇的主要猎物也是来自于水中,以蛙类、鱼类、啮齿类为主,正是因为这种食性,虎斑颈槽蛇通常栖息在水边,甚至是水中。而且正是喜欢水的习性以及把老鼠当食物的食性,让虎斑颈槽蛇经常会出现在粪坑里,所以这种蛇被人认为是最脏的蛇。
(由于真蛇图片会引起一些小伙伴不适,所以下面我们配图尽量用卡通图或者处理一下)
虎斑颈槽蛇的毒性
虎斑颈槽蛇是一种胆小温顺的蛇类,它们遇到人通常会转身溜走,而且通常是感受的人的靠近,它们就溜之大吉了。不过,在无路可逃时,它会奋起反击,其战斗状态与眼镜蛇有些相似,都会立起身体的1/3来,并且将颈部充气,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染色版”眼镜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眼镜蛇在攻击状态时,是正面面对对方,但是虎斑颈槽蛇则恰恰相反,它们会先背对着人。这是因为在虎斑颈槽蛇的颈槽内有两条颈腺,可以分泌毒液。当然,这不是虎斑颈槽蛇唯一的武器,因为在它的体内还有达氏腺,同样可以分泌毒液。下面我们分别来说一下颈腺和达氏腺。
首先是颈腺。虎斑颈槽蛇是少有的有两个可以分泌毒液腺体的蛇类,其中颈腺位于颈槽之中,当受到惊吓时,它会背对着人,然后从颈槽中分泌出毒液。这些毒液并非虎斑颈槽蛇自己合成的,而是通过进食蟾蜍得来的,因此,当我们用手去抓它时(通常是捏脖子),手上就会沾上与蟾蜍的毒液完全相同的液体,从而对皮肤造成伤害。
其次是达氏腺(Duvernoy)。只有颈腺只是能够唬一下对手,实质性的作用并不大,毕竟蟾蜍满背都是毒液腺,也没有防止蛇类对它的猎杀。所以,当对手以为它只有颈腺想要对其下手时,它就会突然转过来咬对方一口,此时达氏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那么什么是达氏腺呢?
达氏腺是在19世纪初,由法国著名的形态学家GeorgeLouisDuvernoy根据一些蛇类体内的一种复杂的管状腺体提出来的,这是游蛇的一大特征。在达氏腺中,含有大量的浆液细胞和一定的毒素,当这些浆液细胞与毒素通过伤口进入到对方的血液中时,依然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在实验室条件下,科学家们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对其毒性进行了实验,发现其LD50(杀死一半以上小白鼠所需的最小毒液剂量)竟然达到了0.mg/kg,这个毒性在我国的毒蛇中已经超过了圆斑蝰蛇和眼镜王蛇(0.48和0.34mg/kg)。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虎斑颈槽蛇均有咬人致死的案例。
既然虎斑颈槽蛇的毒性如此之强,为何有人说它不是毒蛇?
其实,虎斑颈槽蛇不是毒蛇的说法来源于许多爬虫学家,因为在毒蛇的定义中,体内有毒腺且毒腺与毒牙相连的蛇类才是毒蛇,但是虎斑颈槽蛇的颈腺和达氏腺都不与它的牙齿相连,它的毒液是直接通过上颚末端有沟的毒牙进入到口腔,进而通过伤口进入到对方血液之中,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虎斑颈槽蛇都被“踢出”了毒蛇的行列。
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科学家提出了这种分类方式是非常狭隘的,因为在毒蛇之中,根据牙齿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前沟牙、后沟牙以及管牙三大类。其中,管牙的结构是中空且封闭状态的,它无法像眼镜蛇那样喷射毒液,不过可以在撕咬时,通过肌肉的收缩,压迫毒囊释放出毒液,这种牙齿的毒蛇常见于蝰蛇科下的蛇类。
而前沟牙与管牙类似,不同的是前沟牙属于中空半开放式的,牙齿与毒腺相连,可以直接注射毒液,眼镜蛇科下的蛇类就是这种牙齿。
最后就是后沟牙了,后沟牙是位于上颚最后端的牙齿,它完全实心,没有任何注射毒液的能力,只不过,牙齿边缘有一条沟槽,在牙齿咬住猎物时,毒液会从沟槽中进入伤口内。在实际的操作中,后沟牙由于位置太过靠后,所以通常很难咬住猎物。
这就是曾经一些学者没有将虎斑颈槽蛇列入毒蛇的原因。
同样被虎斑颈槽蛇咬伤,为何有的严重有的较轻?
在现实中,被虎斑颈槽蛇咬伤的案例中,有人只是轻微的症状,但是有人却因此死亡,这是不是不同的虎斑颈槽蛇毒性有差异呢?答案是否定的。决定咬伤后情况严重与否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位置。虎斑颈槽蛇是后沟牙,所以如果被它一口咬住,后沟牙完全地刺入了皮下,那么毒液进入的量就会大大增加,相反的,如果是被前面的牙齿咬伤,达氏腺分泌的毒液只有少量进入皮下,再加上虎斑颈槽蛇的单次排毒量比较少,只有11.8毫克左右,所以自然就会轻一些。
第二:被咬的人不同。虎斑颈槽蛇的达氏腺中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一种是正常的毒素血循毒,一种是浆液细胞,在毒素一样的情况下,遇到过敏体质的人,浆液细胞的伤害会加大,从而使得症状更加的严重。
总结
虎斑颈槽蛇以前被认为不是毒蛇,主要原因是当时对毒蛇的定义太过狭隘,导致了拥有后沟牙和达氏腺的虎斑颈槽蛇被误判了。实际上,虎斑颈槽蛇不止是毒蛇,还是有两个不同毒腺的毒蛇,其中达氏腺分泌的毒液毒性比眼镜王蛇都要强。
至于不同人被咬后情况不同,则是由咬的位置以及是否是过敏体质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