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介绍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明明是战败国,为何
德国之所以能迅速从一战败国走向强盛并拥有了发起二战的实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德国一战虽败但基础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政治、军事上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依然是欧洲不可忽视的一个大国,拥有多万人口,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拥有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科研人员、经济建设人才、专业的军官团队等等。其次、虽然德国是战败国,但德国的国际环境并不恶劣,甚至可以说是外援强大。
美英等战胜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利用德国的快速恢复,来遏制苏俄的膨胀,及法国独自称霸欧洲的野心,所以美英在一战后,开始紧锣密鼓的帮助德国的经济发展,并且以美国为主,英国为辅,一并向战败的德国,提供8亿马克的贷款,这些贷款帮助了德国向战胜国支付巨额的赔款,而这些战争赔款转了一圈,反而又回到了美英等国。
另外,美、英政府还鼓励美、英等民间资本积极涌向德国,这些资本在德国合理利用下,使德国工业生产趋于现代化,并很快的利用自身的先进科学技术,快速恢复了具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军工体系,重工业尤其发展迅速。美国向德国提供技术、装备、和石油,英国向德国提供金属、合金、生铁,有了原物料,有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国防工业,德国在战后,各方面的工作是突飞猛进,一路高歌。有了强大的经济、工业、军事上的保证,自身的底气也越来越大,德国也逐渐试图对凡尔赛合约给自身的不利和束缚加以调整和修改。
最关键的是德国自身拥有才干非凡的管理国家经济的优秀团队。一战战败后的德国,又要战后重建,又如得面对天价赔款,结果欠款一拖,战胜国就把德国手上最赚钱的鲁尔工业区抢走!德国财政走到了尽头,德国政府与银行为了应付眼前难关,开始乱印钞票:造成了可怕的恶性通货膨胀,面包一条涨到亿,而且隔天还可能会涨成亿,每个月币值跟物价都涨超过一倍,钞票变得一点价值都没有,最严重的时候,“4兆德马克”,只能换到“1美金”。
中产阶级全数破产,整个国家一半的人没有工作,就算有工作的也老是在罢工。就在此时战争英雄上台当上了总理,这个英雄名叫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新总理一上台就拿德国土地跟建设作抵押,发行临时货币“地租马克”1比1兆换掉旧马克,把通货膨胀压下来先。还在外交上展现各种神操作,导入美国资金与贷款,要回鲁尔工业区,并且把欠款分成不同的类别,分期偿还,让德国可以赔少一点、欠久一点。德国手头有了点钱以后,跟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没这么紧张了,经济开始逐渐复苏。
别一位为德国经济复苏立下汗马功劳的就是有希特勒背后的经济大脑之称的亚尔马.沙赫特,他是德累斯顿银行前行长,并亲自参加一战的赔款谈判。后来,沙赫特又主导了“地租马克”的发行,沙赫特通过绑定国家的土地和工业产品,成功抑制了恶性通胀的持续。沙赫特是很鲜明的国家主义者,尽管并不认同希特勒的一切,但沙赫特认为德国必须通过强人政治走出欧洲的丛林法则,而因此沙赫特也在年前后开始支持希特勒称为元首。上台后,他的政策其实与罗斯福新政无异——铁公鸡上马。之前的元首和经济部长的基建投资不仅得到延续,且得以扩张,以至于德国建筑工人的数量从66万人急剧增加到多万人。而纳粹德国也开始着手动工兴建Autobahn(德国高速公路网络)。希特勒任命纳粹军官托特担任德国公路建造总指挥,至年已经有多达13万人直接从事兴建公路,另外27万人参与到整个供应链中,包括钢铁、建材、运输等。整体建造速度十分惊人,从年的公里到战前的公里。尽管这些公路的建造对德国军事运输体系毫无作用(主要使用火车进行军资运送),但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并且建成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高速铁路网。
在沙赫特的建议下,希特勒采取了平衡沙赫特和鹰派军官的做法,使军费开支趋于合理。当时对德国经济不利的条件是,原材料价格开始复苏反弹,而德国的军工制造业需要大量原材料进口,导致德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与日俱增。希特勒也发现“鸟笼经济”或者自给自足在德国并不现实,因此也开始放开一些贸易,包括与东欧和东南欧的贸易往来。最终这些也都让路给了军方来解决。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德国速迅的走出了一战战败阴影,发展成为了有能力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