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两会看台以紧日子换来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3/4/25 14:43:52   

据3月5日新华社消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多年来,我国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民生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让民生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不说别的,仅以农村公路为例,权威数字显示,从年底的.4万公里,增加到年底的.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十年净增了90多万公里。十年变化,不仅在数量,更在质量。如今的农村,道路四通八达,基本实现硬底化,而且大部分是水泥路或柏油路,农民出行非常方便,这就是国家财政持续投入的结果。

必须看到,未来的日子里,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财政支出需求持续增加,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必须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等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开源节流、多措并举,保障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芝麻开花。

开源靠经济发展,节流靠勤俭节约。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紧日子要怎么过?必须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持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节省出来的资金用在基本民生、科技教育、乡村振兴等紧要处。

除了勤俭节约,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度、保障财政资金的效率亦为节流的题中之义。一是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生态等重点领域。二是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好作用。要兼顾民生保障和稳增长需要,比如缓解低收入群体当前的压力,保障他们的收入和消费,加强对基础教育、文旅、体育、消费等领域的补贴,在保障民生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三是让每一分钱花得合规合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民生资金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防止“跑冒滴漏”,确保民生领域资金用得规范、用出实效。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练洪洋农村公路配图/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2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