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鸡鸣
作者/曹善田
清明回乡扫墓,在老家稍作停留,忽然听到久违的鸡鸣,看着站在老屋矮墙上引项高歌的大红公鸡,我的心仿佛一下子回到小时候乡村生活之中。
那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还很贫困,大多数人家都养一头猪、几只羊和鸡,俗语说“养鸡称盐,养猪过年”,意思是平时鸡下蛋后拿到集市上卖掉换个油盐钱;过年时把猪杀掉,留下少部分自己吃,大部分卖掉换成钱,给家人换身新衣服或是购买一些过年物资。
过罢正月,天气渐暖,麦苗青青,草木萌发,母亲在鸡窝里给母鸡们铺上了暖和的麦秸。因为啄食麦苗或在草木间找些草虫吃,我们的芦花母鸡开始下蛋了。它跳到鸡窝里,用脚挠了挠麦草,形成一个凹形的窝,再慢慢地蹲下身子,还不时地向窝外瞧瞧。一回儿,它突然站了起来,两眼瞪得圆圆的,脸涨得通红通红,身子不断地一伸一缩的,后半身向下一坠,一个椭圆形的鸡蛋落在麦草上,它用脚把蛋拨到肚皮底下,趴了一会,感觉平安无事了,才离开鸡窝,“咯—咯—咯哒—咯咯哒”地叫起来,好像在在告诉主人,自己下蛋了,快奖励一下吧。
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一叫,我就会来到鸡窝,伸手拿出那枚温热的鸡蛋,交给母亲,让她放进那只用高粱叶子编织成的口小肚大的存放鸡蛋的小屯里。等攒满小囤,就可以拿到集市上卖钱了。
母鸡下蛋“咯—咯—咯哒—咯咯哒”的叫声,带给我的是惊喜,在我的童心小世界里,它是美妙的乐曲,更是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象征。
如果说母鸡的叫声是温婉美妙的,那么公鸡的叫声则是洪亮动听的。那时乡村没有钟表、手表,更没有手机等报时工具。村人大都是是白天看太阳,晚上望星星,听鸡鸣,来判断时间。唐寅《画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即是人们根据鸡鸣判断时间的明证。
鸡叫从三更开始直到五更,俗语“鸡叫三遍天下白。”每遍之间大约间隔一个半小时,鸡叫第一遍的时候大约是早上三点左右,叫第三遍时就快天亮了。每次都先是一两声公鸡“咯咯喽——咯咯喽”鸣叫领起,接着三五声跟随,然后整个村庄的鸡鸣连成一片,有的高昂,有的沉稳,有的嘹亮,奏响了一首乡村晨鸣曲。鸡叫三遍的时候,人们就要准备起床,或是准备农活或是收拾做饭了。在鸡鸣狗吠中,乡村幽静的清晨便有了生气,有了蓄势待发的力量,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整个村庄氤氲在一片忙碌之中了。鸡鸣,是天籁,是号令,是生机盎然,是宁静祥和。
鸡鸣,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中,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远离官场后的如释重负和置身田园、放松心情的欣喜。
鸡鸣,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乡村野店环境的清朗与宁静。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我们可以想到,孤独的旅人、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积霜上早已有人的足迹。
鸡鸣,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社会的安定祥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的《蒿里行》用“千里无鸡鸣”表现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凄凉景象,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安定祥和渴望。
鸡鸣,可以勉励人们惜时立志事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声声鸡鸣饱含了长辈多少殷殷期望。“闻鸡起舞”,是说晋代的祖逖少有远大抱负,立志做一番大事业,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终于被封为镇西将军,北伐中原,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
鸡鸣,还给我们带来许多乡趣野闻,丰富着我们贫乏的精神世界。
千年前的一个拂晓,听到公鸡“咯咯喽”鸣叫,贤惠的妻子翻过身来对丈夫说:“还睡?鸡都叫了。”而慵懒的丈夫却说:“天色还早着呢。不信你去看看,星星还亮着呢。”妻子一脸认真地说:“宿巢的鸟雀将要满天飞翔了,该整理好你的弓箭去芦苇荡打猎了。”《国风·郑风·女曰鸡鸣》通过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以及夫妻间真挚的感情,生动逼真,情趣盎然。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鸣》,借咏鸡鸣抒发了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据说朱元璋登基那天早朝时,突然听到一声嘹亮的鸡鸣,认为是祥瑞,喜不自禁,诗兴大发,当即以《咏鸡鸣》为题赋诗一首,他先吟出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阶前众臣听了,觉得俗不可耐,但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又听到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已实在忍不住了,忙扭过脸去掩口偷笑。朱元璋对此不以为意,接着又念出后面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众大臣听了,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寒的皇帝了。我们既为朱元璋的粗俗感到可笑,又为他的豪迈机智叫好。
乡村鸡鸣是光明,是力量,是安定,是祥和,是温馨,会让我们进入一种远离尘嚣和功利,亲近自然和淡泊的境界,让我们为物欲所累的心得到无比安宁的享受。它又像一首悠远的古歌,成为乡村的文化符号,化成一抹浓浓的乡愁,在有月亮的晚上让异乡的浪子的乡思疯长。
作者简介:曹善田,鄄城一中语文教师,喜爱文学,教学之余除进行教学论文写作,也进行文学练笔。作品在《牡丹文学》《语文知识》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