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民间故事财主因公鸡被狐狸偷了,去找狐狸报

发布时间:2023/2/11 17:51:55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宋朝年间,渭州府有个叫王孟的财主,家产丰盈,却为人吝啬,比如平日里克扣家里长工的工钱,这都是平常操作。

王孟家里有二十亩花椒园,每年立秋前,红灿灿的花椒长满枝头,王孟总会雇很多工人来帮自家采摘。

然而立秋前的时间,农民总是很忙的,地里的庄稼收拾完了,地里依然有很多活要干,很少有人愿意出来做工。

这可急坏了王孟,眼看着自己家的花椒要掉在园子里了,再拖下去就损失了,为了招到工人,王孟只好价钱,给愿意来自己家做工的人多给工钱。

重赏之下,总有一些穷苦人愿意出来做工。

原本说好了给工钱帮自己摘花椒,可工人们来了,王孟却总觉得他们干活太慢,甚至还要求他们晚上多干一会,早晨早起一会。

一天,王孟老早就起了床,起来催工人们起床干活,谁知一个工人没好气的说:鸡都还没叫,你激动什么?

一句话呛的王孟无言以对,是啊,鸡都没叫,自己怎么好意思叫工人们起床?

望着那些睡的呼呼的工人们,王孟气不打一处来,边走边想主意,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鸡舍,只见鸡也在鸡窝里睡着。

望着鸡,王孟越看越来气!

工人们睡着,就连你们也睡着,老子养你们就是为了睡着?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工人们一下地,王孟就去街上晃悠,他得想个办法。

这不,才走了两步,就遇到了街上的逛鬼,王三。

王三不愿意种地,专门喜欢结交一些富人,平日里以帮他们“办”事赚点钱,这日看见王孟过来,不由喜上眉梢,前来一打听,顿时便有了主意。

王三不知从哪弄来一些药粉交给王孟,王孟将信将疑的将这些药粉拌在鸡食里,喂给家里最大的一只公鸡,然后静静的等待它们的变化。

第二天,东方微微发白,村子里别的鸡都悄无声息,只听王孟家的鸡舍里那只大公鸡开始一声接一声的打鸣,一听到鸡叫,王孟赶紧去催工人们,工人们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鸡已经叫了。

有了公鸡的协助,王孟家的活儿干的异常迅速,没几天,二十亩花椒园里的花椒就摘干净了。

从那以后,王孟家鸡舍里的那只大公鸡就成了他的宝贝,毕竟以后雇佣工人,有了这只公鸡,就等于有了个督促赶工的神秘武器。

可谁知,王孟最喜欢的这只公鸡,却在一个秋天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王孟生气极了,他以为有谁偷走了自己的宝贝公鸡,正要组织人寻找,谁知在后院看到了几根毛,细细一看,这毛不是别的,居然是几根狐狸毛!

原来是狐狸偷了自己家的鸡!

这可气坏了王孟,他一声令下,要灭狐!

按说狐狸偷了鸡,这也是常事,提防着点不就行了,可王孟咽不下这口气,因为这只鸡对他来说太重要了,这只鸡几乎帮他提升了很多劳动时间。

王孟带着雇来的工人,深入到附近的山上,也是狐狸倒霉,附近最能藏身的山只有一座,一连七天,王孟打死了大小狐狸一百有余,死狐狸摆满了一河滩。

后来王孟也想再培养一只这样的公鸡,可就算他再怎么吃药粉,都不会有这样的公鸡。

冬天很快就来了,一天,王孟在家门口看见有只雪白雪白的狐狸,一时间动了心思,不过这回,他不仅仅是想灭狐狸,更多的是因为他觉得这只狐狸的狐皮可以卖个好价钱。

在几个猎人的帮助下,王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只大狐狸擒了回来,然后剥了皮,想寻个下家卖了。

说来也巧,临近的杨知府得知王孟搞到了一条不错的狐裘,便千金买来送给自己的母亲。

谁知没半个月,杨知府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郎中诊断后,给出一条结论:那狐裘有毒!

就这样,王孟就因贩卖有毒的狐裘最终被知府给办了。

至于那条好乒为什么有毒,世人说法不一,有人说狐裘没毒,是狐狸种群的报复;也有人说那只狐狸有意吃了有毒的食物,目的就是为种群报仇。

这则故事名为《财主与狐狸》,故事为崆峒书生撰写的原创民间故事,故事不针对任何人和事,纯属文学创作行为,旨在通过故事传递善意,拒绝对号入座和封建迷信。

我是崆峒山下一书生,喜欢观雪听雨讲故事,欢迎各位看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2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