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乾隆问夫字何解,和珅答后乾隆不悦,刘

发布时间:2023/5/11 17:10:43   

乾隆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活得最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在位60年中,曾六次南巡江南。

一、

乾隆为什么这么喜欢下江南呢?因为在清代,“江南”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地位,对清政府也有着独特的意义。江南一带,汇集了大量汉族文人精英,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虽然当时汉人做高官的不多,但在朝廷的中层及以下官员里,来自江南的汉人占比很高。另外清代的江南是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仅江南一地上缴朝廷的赋税,占了朝廷总收入的六成以上。

我们都知道,清兵入关之后,江南的汉族士人是反抗情绪就最强的一批人。一直以来,清朝皇帝对江南文人是又想拉拢,又不放心。

所以在乾隆看来,管好江南关系着大清统治是否稳固的问题。因此巡视江南是他采取的一种统治手段。

乾隆下江南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二是拉拢和控制江南的精英文人。他的下江南可不是大家想的只是游玩,还包括了视察水利、检查官员政绩、招揽人才等等多个任务。

每到一处,乾隆也会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按地方官政绩的优劣或赏或罚,以安抚江南的百姓,讨好江南士人。

乾隆南巡,往往喜欢在江南的大商人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其实这也是他拉拢江南商人的一个手段。

而那些商人也愿意投资在乾隆身上,乾隆下江南时,这些江南商人便是乾隆的“天使投资人”,所有费用几乎都是商人们买单的。

当然这钱不白花,商人用钱换来的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得到诸如盐、茶这样的垄断商品的资格。

所以这是一场交易,江南商人花钱资助乾隆南巡,换取自己社会地位的提高,从而变相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支新的力量。

商人可以用利益来拉拢,但面对文人群体,乾隆采取拉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南巡路上,他一路写诗画画,题写匾额,干了不少附庸风雅的事,其实都是在拉拢文人。

他还在出巡路上设置了选官考试,让有名望的汉族文人精英不用参加科举就能当官。

正是这个原因,乾隆下江南也留下了不少文化方面的奇闻逸事。这些故事有褒有贬,有讽刺也有幽默,至今仍在不少南方地区流传。

二、

据说乾隆皇帝某次下江南时,路过一个景色秀丽的村庄。乾隆见此处风景绝佳,便与和珅、刘墉二人微服下船,走进这个村子,欣赏美景。

三人边走边看,不觉日已黄昏。此时有一农夫劳作已毕,荷着锄头回家时,刚好遇到闲逛的乾隆等三人。

乾隆见到这位行色匆匆的农夫,停下脚步问站在身边的和珅和刘墉:“这是个什么人?”和珅抢着答道:“回万岁爷,‘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此人是个农夫。”

乾隆微微一笑,又问和珅:“你说他是农夫,那你知道农夫的“夫”字怎么写么?”

和珅一怔,虽不知乾隆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但为了显示才学,于是添油加醋地回答道:“夫字是先写两横,然后在两横加上一撇一捺,天底下只有这一种写法。不光农夫的夫字是这样写,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和匹夫的夫,都是同样写法。”

乾隆听完和珅的回答显然不满意,摇了摇头转身对刘墉道:“你虽为大学士,但这个‘夫’字却解得不对。刘爱卿,你知道农夫的夫字,以及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和匹夫的夫,都该如何写吗?”

刘墉略作思考,朗声答道:“农夫是刨土之人,故写农夫的夫字时,要先写上面的‘土’字,然后写下面的‘人’字;轿夫为肩扛竹竿之人,所以要先写下面的‘人’字,再写上面代表两根竹竿的‘二’字。

孔夫子乃是圣人,所以写孔夫子的‘夫’字,要先写个‘天’字。然后在天上出个头,代表孔夫子的圣人地位;匹夫指的是百姓,唐太宗说过君如舟,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百姓看似卑微,实则伟大,写这个夫字时,应先写个‘大’字,再加上一横才对。不知臣说得对不对?”

乾隆闻言拊掌大笑道:“刘爱卿果然才华横溢,真不愧大学士也!解得好,解得妙!”

和珅见乾隆开心,虽然心中暗恨,但也不得不装作佩服的样子道:“刘中堂解得极妙,有趣,实在有趣,嘿嘿。”

君臣三人边走边聊,不觉到了月上枝头。乾隆听到旁边的稻田里传来一阵青蛙“咕呱”、“咕呱”地叫声,于是又想考考刘墉,便向刘墉问道:“刘爱卿,水中是什么在叫啊?”

刘墉知道不能直接回答是青蛙在叫,如果这样回答,岂不是讽刺乾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青蛙都不认识?搞不好乾隆会给自己戴顶“藐视君王”的大帽子。他灵机一动,对乾隆说:“启禀皇上,那是水里的学生在唱歌。”

乾隆听刘墉如此说,倒也生了好奇之心,连忙说道:“爱卿既然说是学生在唱歌,那爱卿你去把那些学生叫来,朕有话要问他们。”

乾隆这个命令,可把一旁的和珅乐坏了。他心里想,我让你刘墉逞能!我看你怎么把田里的青蛙叫上来!

正在和珅准备看刘墉笑话之际,刘墉却不急不忙地走到田埂上,伸手抓了一只乌龟上来。原来刘墉在回答乾隆时,早就看到这只乌龟了。

只见刘墉双手把乌龟放到乾隆面前的地上,高声奏道:“启禀皇上,水里的学生都放学了,臣把他们的校长叫来了!”

乾隆见了这只乌龟,感觉哭笑不得,又好笑。见乌龟在地上一个劲地往前爬,忍不住又问刘墉:“这个校长为什么不站起来走,而在地上爬行?”

刘墉从容答道:“启禀皇上,因皇上在此,它不敢站立,您看,它这是在给皇上请安呢!”

这回,乾隆无话可说了。于是挥了挥手,让刘墉把乌龟放回了田埂上。

三、

刘墉作为一个汉人,为什么敢在乾隆面前装疯卖傻,屡次戏耍乾隆呢?这得要从刘家与乾隆的关系说起。

刘墉和父亲刘统勋,都是乾隆时期的宰相,也可以说是最受乾隆尊重、倚畀的重臣。这对父子都有“贤相”之称,在同僚和百姓中享有崇高威望,尤其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更是被乾隆称为“练达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不愧真宰相。”

甚至在刘统勋死后,赐给刘统勋“文正”这一文臣中的最高美谥,给予了他人臣中的最高礼遇。

有了父亲这层关系,刘墉也一直深受乾隆的器重。乾隆曾说过:“朕与刘墉君臣之间,原如家人父子。且刘墉系刘统勋之子,内廷行走之人,非不可与闻者,是以向其论及。”

乾隆很少有“如同家人父子”来形容他和臣下的关系,虽然这种话只是皇帝的一种驭臣手段,不可全信,但也从中可以看出乾隆对刘墉的态度,还是要超过一般臣子的。

乾隆二十一年九月,年轻的刘墉被乾隆钦点为安徽学政。临行前,乾隆赐给刘墉一首诗,称刘墉是“海岱高门第,瀛州新翰林”,希望他到了安徽好好干,“家声勉承继,莫负奖期深”,不要辜负自己对他的期望。

对此刘墉也十分感动,还专门请人刻了一方“御赐海岱高门第”的印章,表达自己对乾隆的感恩之情。

乾隆比刘墉大十岁,对刘墉有如一位和蔼可亲又慰勉劝进的父辈。刘墉也作了一首诗,表达自己多年来“久沐恩如海”的殊遇,同时也深刻地领会到皇帝对自己的“殷然陶铸心”。

刘墉也没有让乾隆失望。在安徽学政任上,他实施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受广大学子好评。不久后,乾隆又将刘墉升为江苏学政,旋又调任太原知府,成为独当一面的地方大员。

刘墉在太原府知府任内“丰裁峻整,习掌故,达政体,于吏事以勤慎著称”,不久又被升为翼宁道台、江宁知府,其晋升速度有如坐上了火箭。这种提拔虽然与刘墉的努力分不开,但也离不开乾隆的有意栽培。

刘墉在江宁知府任上干得异常出色,史书记载他“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能够做到与包公相提并论,让乾隆十分满意刘墉的表现,再次升刘墉为陕西按察使。

不久后,刘墉又被乾隆委以重任,成了掌管全国最高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的左都御史。

在左都御史任上,刘墉查办了山东巡抚国泰等贪官,让乾隆十分满意,又让刘墉兼任了吏部尚书这一掌管全国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的重要职务。

在乾隆心里,刘墉是个难得的人才,否则也不会如此煞费苦心地栽培刘墉。乾隆五十年,刘墉升任协办大学士,正式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处,地位几乎与和珅平起平坐了。

乾隆时期,和珅权倾一时,满朝文武大多都对他极尽谄媚,没有几个敢撄其锋的。只有阿桂、刘墉、纪晓岚数人例外。

阿桂比和珅年长得多,资历也深,又是名义上的首辅,不拍和珅马屁说得过去;纪晓岚表面上是礼部尚书,但在乾隆眼里就是个陪自己开心的“倡优”,没什么权力,根本不是和珅的对手。

只有刘墉经常站出来反对和珅,对和珅的专权擅政、飞扬跋扈进行抵制。虽然效果不大,但多少也算是削了一些和珅的锐气。

四、

根据清代笔记《所闻录》记述,刘墉多次戏耍和珅,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乾隆五十八年。

乾隆五十八年新春佳节,刘墉和和珅同时应召入宫,给乾隆拜年。当天正值天降大雪,路面十分泥泞。刘墉为官比较清廉,所以那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旧棉袍。

刘墉来得挺早,到达皇宫门前时,门还没有开,于是便在皇宫门外等候。

过了一会,刘墉远远看到和珅乘坐一顶暖轿,前呼后拥地过来了。见和珅如此排场,刘墉便决定好好戏耍一下和珅。

和珅的轿子刚停,刘墉马上手执名帖,在和珅的轿子前面高喊道:“下官刘墉昨日亲往和大人府上拜年,恰逢大人不在府上,今天正巧在路上遇见和大人,刘墉在这里给和大人拜年了!”

和珅一听是刘墉,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官场上也讲规矩,刘墉大小也是大学士,现在亲自给自己拜年,从礼仪上说自己也得下轿还礼。

于是和珅走下轿子,想和刘墉寒暄几句,应付一下就去给乾隆拜年。

见和珅下轿,刘墉马上跪倒在地,毕恭毕敬地向和珅叩头道贺。刘墉的头叩得很正规,虽然地上都是泥巴,但他一点也不在乎,而是整个人都伏在地上,“咣咣咣”地给和珅叩头。

这下轮到和珅傻眼了。原来在来的时候,和珅想着是给乾隆拜年,所以穿上了自己最贵的一件白狐狸皮的大衣,里面穿了件大红的蜀锦绣的新袍子,可以说整个人是焕然一新。

但现在刘墉趴在地上给自己拜年,和珅不管穿什么衣服,也不能不回礼,否则就会被人笑话不懂礼数。因此他也只得和刘墉一样,趴在泥巴浆中朝刘墉还礼。这样一来后果可想而知:和珅身着的新皮衣和新袍子一下子便沾满了泥污。

刘墉叩了几个头手,拿起一块手巾擦了擦自己棉袍上的泥巴。由于是一件土黄色的旧棉袍子,所以上面的泥巴一下子就擦得差不多,看上去根本不显眼。接着刘墉宛若无事一般,头也不回地走向刚刚开启的宫门,进皇宫给乾隆拜年去了。

刘墉走了,和珅可就尴尬了。他身上雪白的皮袍和大红的蜀绵袍子被泥浆污染得无法直视,站在那里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只得命手下赶紧回府替自己拿几件干净衣服来换上,免得穿身上的衣服进宫,落一下个“大不敬”的罪名。

据说和珅曾将此事向乾隆哭诉过,但刘墉的做法挑不出毛病,和珅只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除了更恨刘墉之外,没有丝毫办法。

五、

在民间,有关刘墉斗和珅的故事也有很多。

一天早朝时,乾隆给和珅下达了一项任务,要他负责修缮一下午门至正阳门之间的那段坑坑洼洼的御道。和坤非常高兴,觉得又可以借机捞上一笔了。

和珅向乾隆奏道:“皇上,这段御道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故而工程浩大,至少需白银十万两。”乾隆二话没说,立即照准。

一个月后,和珅兴冲冲地告诉乾隆:御道提前峻工了。乾隆龙心大喜,大大夸奖了和珅一番。

此事传到刘墉耳中之后,刘墉感到很奇怪:房山距离京城有那么远,怎么可能从采石到完工只要一个月?

于是派人暗中调查,结果发现和珅根本没有去房山采办石料,而是将原来铺在御道上的石块撬起来,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后再铺上去的。

因此他才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工程,而多余的资金,不用说落入了和珅的腰包。

刘墉决心揭露这件事,让和珅当众出丑。

第二天上早朝时,刘墉反穿着朝服,来到了金鸾殿。乾隆见刘墉反穿朝服,感觉很奇怪,忙问刘墉是不是吃错药了?

和珅感觉这是个陷害刘墉的机会,因为当时有规定,上朝时如果朝服不正,属于“大不敬”之一,是要判罪的。于是和珅幸灾乐祸地说:“刘大人,你今天怎么啦?是不是故意反穿朝服,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奇怪的是,不管和珅怎么嘲笑,刘墉却低着头不答理,像没听到一样。

要是其他人如此,乾隆早就发火了,但刘墉一向忠心耿耿,乾隆想给刘墉一个机会,于是对刘墉说:“刘爱卿是不是起的太早,不小心将朝服穿反了?快下去换过来,朕还有事要与爱卿商量呢!”

刘墉这才不紧不慢地走出来,跪地奏道:“启奏皇上,微臣今日将朝服反穿了,确实不该,请皇上恕罪。不过臣穿反了衣服容易被看穿,可有人将御道仅翻了个面,再略加修饰,就侵吞公款,这种‘反穿’的手段,恐怕大家都不知道吧?”

原本得意洋洋的和珅听刘墉如此说,登时脸色大变。

“什么?你说御道没有换材料,只是把原来的石头翻了个面?”乾隆连忙追问:“刘爱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快奏来!”

刘墉伏地奏道:“万岁,此事还是问和大人为好。”

和珅见无法隐瞒,忙跪倒在地:“为臣该死,确实未去房山采石,只是将原有的石块翻转过来雕刻了一下,重新铺上。”

乾隆大怒:“你好大的胆子!”

就在群臣等着看乾隆如何处罚和珅时,乾隆想起和珅平日的种种好处,感觉自己凡事都离不开他,于是又换了种口气,装模作样地冲着和珅喝道:“和珅,朕命你速将贪污的银两退回国库,重新从房山采回石头建造御道,所需银两皆由你个人掏腰包!要是这次你再不用心,朕一定严惩不贷!”

刘墉见乾隆的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知道要扳倒和珅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于是也见好就收,马上跪在地上高呼“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直到这时,群臣这才知道刘墉反穿朝服的用意。乾隆也知道刘墉的忠心,于是对刘墉道:“刘爱卿举报有功,朕赏你新朝服三件,以后有事直接启奏,不要再反穿朝服了!”

刘墉点点头:“皇上让和大人自己掏钱修御道,臣岂会再将朝服反穿?”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乾隆的宠信,加上善于粉饰太平,和珅仍然是乾隆最信任的心腹。刘墉多次揭露和珅,也让乾隆对刘墉产生了许多误解与不满。

尽管刘墉仍然得到重用,“一人班行,位著为之肃然”,可相比和珅,乾隆是刘墉是越来越疏远的。

如果乾隆能听得进刘墉的忠告,和珅也不可能那么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对清王朝的危害也不会有那么大。

参考资料:

《农业农村农民》杂志:《小小文字藏乾坤》

《第一故事网》:《刘墉智斗和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5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