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
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
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
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
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
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吃穿不愁,他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种生活养成了他贪玩的习性,又加上他有些害怕困难,认为书有那么多,那么难懂,一辈子也学不好。
所以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常常是人坐在书桌前,心早就飞到外边去了。甚至有时索性丢下书本,偷偷地溜到外边去玩。
有一天,他跑到一条河边,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一根大铁棒。李白觉得奇怪,不由得停下脚步。
只见老妇人在石头上洒了一些水,然后不停地磨呀,磨呀,石头都磨得成一个月牙形了。
李白不禁好奇地问:“老人家,您磨大铁棒干什么?”老妇人告诉他:“我想把它磨成一根针。”
李白一听哈哈笑起来:“这么粗的大铁棒磨成一根针,这可不容易啊!你在开玩笑吧?”
老妇人认真地说:“不,不是开玩笑。只要坚持不断地磨,总会越来越细。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啊!”
李白听了老妇人的话,仔细想了想,觉得老妇人的话很有道理。学习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进步。他告别了老妇人,决心从今以后认真读书。
李白回到家,便一反往常,天天用功学习,刻苦钻研,为以后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见老子
画面上,老子居左上方,孔子面对着老子,他们身后的人群是孔门的七十二学生。群贤毕至,或以礼相见,或高谈阔论,协调而融洽。
在人群中间,还有一个活泼的儒童,是孔门是得意弟子颜回。这车水马龙、凤鸟飞舞的场面,都象征着这次空前的盛会将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反响。
当时孔子在鲁国,正是青年好学的时候,他一面讲学,一面四方求学拜师。
有一天,他听到学生南宫敬叔赞誉老子是一个具有真才韬略的学者,便决定去拜见。孔子请南宫敬叔作引导,不远千里从鲁国去洛邑会见老子。
鲁国君王很赞同孔子会见老子,以为能够增进鲁楚两国的关系,特地为孔子准备了车马和侍卫。孔子经过长途跋涉,带着学生们来到洛邑。
老子异常兴奋,特地带着徒弟前去迎接。
相见后,尽管年龄相差悬殊,双方稍有几分拘谨,由于孔子的真诚求教,老子还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治学的道理,并赠给孔子有关的图书典籍,二人从此结为知己。
后来,每当孔子向学生讲到这次会见时,都表露出对老子的深深敬佩。
他说:“我之所以有长进,就是因为曾经见到过了不起的老子,并得到他博学的教诲。因此,我的学问是和老子分不开的。”
几千年来,孔子被尊为圣人,老子只被看作是个道家,虽然地位悬殊,但圣人求教于老子的这种虚心好学精神,却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后世所效仿的治学典范。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
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