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资源 >> 为何秦朝将军俑头顶的冠上,要插两片羽毛,
在华夏传统文化中,托物言志是种很常见的现象,除了诗词歌赋中多有体现外,在服饰上也很常见。比如,考古专家们发现,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一些将军俑,都在头顶上带了一种很奇怪的帽子,而且帽子两边还各插有一片羽毛,究竟这些特别的帽子有什么来头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被当地村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它距离秦始皇陵还有1.5公里的直线距离,因此可以看成是皇陵的守护军团。为了对兵马俑进行保护,考古专家们便展开深入的发掘和清理。在目前所发掘的3个俑坑中,出土了数万个不同种类的兵马俑,而且还都是按照真人大小制造的,就连表情也完全做到了千人千面。在众多的兵俑中,主要有士兵和军官两类,其中军官又分成了不同的级别,不过最让专家们感到惊奇的,则是一些将军俑。从整体上来看,将军俑体身披甲胄,体型魁梧,目测身高都在1.8米以上,而且他们的面部神态镇定自若,给人以威风凛凛的昂扬气势,或许这就是多年前将军的真实写照吧。
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这些将军俑的头上,都戴了一种同样类型的帽子,而其他的普通士兵则都没有。一开始,专家们推断,这种帽子可能是身份的象征,但后来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并非怎么简单,因为其中还蕴含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据研究古代服饰的专家介绍,秦将军俑头上戴的帽子叫做鶡冠,后世也称之为武冠,或武弁大冠,可以说是古代武将的一种特别性装饰,而插在帽子两边的羽毛,一般用的都是鶡鸟身上最长,最艳丽,最粗壮的羽毛。或许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就迷糊了,鶡鸟是一种什么鸟呢?
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记载,“鶡者,勇雉也,其斗时,一死乃至”。由此可见,鶡鸟是一种像公鸡一样的禽类,现代的学名叫褐马鸡,褐马鸡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勇猛至极。当鶡鸟在斗争时,它会一直将对方斗死后才肯罢休,故此,鶡鸟也并非什么善类。但不过,鶡鸟的这种脾性,对作战的士兵,或者将军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于是,古人就逐渐延伸出了一种鶡冠,如“鹖冠,武士戴之,象其勇也”(《禽经》引《左传》)。因此,古人托“鹖冠”言“勇志”,表明自己在面对敌军时,也能和鹖鸟一样勇猛无敌,并且至死方休。
后来到汉代,鹖冠也成了一种礼法,如《后汉书·舆服志下》所言,“武冠,俗谓之大冠……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五官……皆冠鹖冠”。由此说明,国家已经强制规定,武将必须带鹖冠,以张扬国家军人的气度。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用于受到魏晋风度影响,人们便不再拘泥于古板的形式,开始将鹖冠制成一种很华丽的帽饰,比如直接就是一只鹖鸟的样子,更为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到隋唐时期,鹖冠象征勇猛的原始含义未变,但不过却增加了别的意思,比如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也就是说唐代武将不再讲究个人英雄主义,而看重的是一种团队合作主义。然后再到清代,鹖冠也还一直有所保留,比如,清代流行的顶戴花翎,最开始用的并不是孔雀羽毛,而是鹖鸟的羽毛。另外,清朝还有着严格的官衔制度,规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鹖冠(花翎),表示即有勇又有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鹖冠其实也不全是武士之冠,有时也当作隐士之冠,如“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表达的其实是杜甫的归隐之心,而非武士之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想要搞清楚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从何而来,必须要借助考古学家的慧眼不可。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