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介绍 >> 腊月二十七习俗宰年鸡,有网友好奇为啥是宰
首先来看看腊月二十七有什么习俗?
咱们中国民间谚语是这样说的:“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也就是说,腊月二十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等等。
说到宰年鸡,有网友就好奇了,为啥腊月二十七的风俗一定是宰公鸡呢,母鸡难道就不行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据说其实这里面是隐藏着父系社会的特征。在以男子为主导的父系社会,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男子为大的观点,认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
而自然界里一般雄性的动物都比较漂亮对吧,你看那个大公鸡一身漂亮的羽毛,雄赳赳气昂昂的显得多气派,也可能是人们认为只有漂亮的大公鸡才配得上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气氛吧,所以充当“年鸡”的角色任务自然也就落到公鸡身上了。
你看,就是这个原因,公鸡就光荣地冲上过年的餐桌,成为过年必备的“镇桌大菜”,同时“鸡”同“吉”谐音,寓意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哈哈母鸡就此逃过一劫!
那么这个宰好的年鸡有啥讲究呢?
第一,外形有讲究:整整齐齐一只鸡。
腊月二十七这天宰好的公鸡一定要整只鸡炖,要保证整整齐齐的,不能把它切成小块。
第二,登场时间有讲究:除夕镇桌请上来。
年鸡炖熟之后啥时候登场呢?要在除夕这天的盛宴上登场,将整只鸡装在一个碟子里摆放在餐桌中间,盛宴上是不能将其拆解成一碗鸡块,年鸡上桌寓意大吉大利,图个好彩头!
第三,还有后续讲究:仪式感满满。
除夕当天并不能将这只鸡吃得一干二净,摆上桌后大家只象征性吃上几口,然后就等着晚饭结束,把这个菜和其他剩下的饭菜一道撤下来,但公鸡还单独保留着。
以后每到吃饭的时候,这只公鸡都要再被端上来,人们吃的时候同样要遵循只吃一点点的规矩,一直到鸡肉有些发酸了,大家才赶紧将鸡肉吃干净。
你看,这年鸡吃的是不是仪式感满满呀!
原因就是这只在过年期间刷足了存在感的公鸡寓意好,代表了大吉大利!
新的一年嘛,人们对未来的日子,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期望,还有对亲人的祝福,所以节日期间,年鸡也要完成它的使命,天天都要在餐桌上摆一摆!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腊月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