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成祖徐皇后将门虎女一贤后,困顿夫弟相斗,

发布时间:2023/3/17 3:54:51   

昨天写了大脚马皇后,今天接着说一说另一位贤后,徐氏。

明朝的皇后大都出身不高,主要是怕外戚干政,也因为开国皇后贤明,下令不以出身论高贵,选皇后选贤不选美。

反观明朝的历史,出身最高的皇后就是成祖的徐皇后,她是大将徐达的长女,真正地将门虎女。

徐达的出身也不算好,跟着朱元璋拼命厮杀建立明朝后,被封为魏国公。他及其重视儿女们的教育。

长女徐氏自幼聪慧,看过的史书过目不忘,不仅熟读女德,对军事类的书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待人接物文雅有礼,见过的人无不称颂。美名传到了马皇后耳中,跟朱元璋建议让儿子求取。

朱元璋认为四子朱棣性格狂暴,须有贤淑之妻时时规劝。随后向徐达提议儿女联姻,徐达当即应允叩谢。

徐氏14岁时,和朱棣成亲,被封为燕王妃。她很有婆婆马皇后的美德,简朴不张扬、对丈夫体贴做事谨慎,很受公公婆婆的赞赏。

自幼长在美丽富饶都城(南京)的徐氏,婚后不得不跟随丈夫,远去寒冷干燥的北京就藩。她毫无怨言,在冰冷的北国之地,为夫君朱棣带去家的温暖。

她和朱棣共生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除此之外,朱棣只另有一子一女,其中最小的儿子早夭。也就是说,朱棣的子女基本都是徐氏所生。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朱棣和徐氏伉俪情深。

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他即位后,面对各个手握实权虎视眈眈的叔叔们,他听从近臣建议,开启了削藩政策。就是为了防止藩王叔叔们造反,削弱他们的权利,顺道在把他们杀了或者囚禁。

当时,对新皇威胁最大的,就是手握重兵驻守北京的燕王朱棣。为了防止被杀,朱棣用了最传统的方式迷惑侄子建文帝:装疯。

夫君装疯,少不了妻子的大力帮忙和掩饰。朱棣为了演得逼真,什么披头散发、衣冠不整、胡言乱语都是低级的,他跑到猪圈里和猪同住,跟狗抢食。

白天,疯子朱棣到处丢人现眼,夜晚,朱棣在府邸的地下室里,打造兵器,训练将士。为了掩盖打铁的声音,院子里养了很多公鸡和大白鹅,利用它们的叫声分散杂音。

妻子徐氏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但聪明的她极力掩盖自己的情绪,配合丈夫全方位表演。充分显示自己是个家禽养殖能手。夫妻有效地蒙蔽了皇帝派来的监视官员。

经过卧薪尝胆般的忍耐和充分的准备,朱棣终于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从北京出发,向南京进攻,史称“靖难之役”。

其实藩王造反历史上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取得胜利的,太少太少。论兵力,朱棣比侄子建文帝差了很多;论民心,朱允炆是得到先帝钦点的继承人,朱棣是个谋逆的反贼。但朱棣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这其中,燕王妃徐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徐氏的娘家驻守南京,其父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徐氏的弟弟徐慧祖承袭爵位,他英姿非凡、身居高位,宫中的很多秘密及动向,都尽在眼底,在和姐姐徐氏的家书来往中,或许会无意中透露了一些机密。

这也是当朱棣谋反时,建文帝对徐慧祖极为忌惮和猜忌,明知他才能超凡,却不肯重用,直到明军节节败退时,才被迫启用他。

弟弟和夫君在前方对垒,徐氏在后方也是心急如焚,两边都是她的亲人,她当然希望两边俱好,谁也不要受伤。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些夹在母亲和媳妇之间,受夹板气的男人。女人结婚后,心分成了两瓣,男人结婚后,为何尝不是如此?世人皆苦,谁也不容易。

好在很快,徐慧祖就被建文帝召回,留在南京,失去了自由。这样,徐氏的心也不用那么揪着了。

在一次战斗中,朱棣失利外出寻求救援,明军将领以为主帅不在,是偷袭的好时机,就带着大军来到北京城下,做好了一举攻下城池,这些就立了大功。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万分危急时刻,燕王妃徐氏亲自穿上铠甲,召集城中的军士、妇女一起抗敌,她亲自上阵部署指挥。结果是业余的弱女子徐氏,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意志,顽强地把专业的强壮的将领抵挡在城外,抗住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直到朱棣带着援军赶到。

靖难之役胜利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登基为帝称永乐,同年,封徐氏为皇后。徐皇后的弟弟徐慧祖躲着不见永乐,杀了无数建文旧臣的朱棣,对这位战场上的敌人,朱棣不但没有怪罪,还在他去世后,让他的儿子承袭封号。朱棣这样做,很大程度是为了照顾爱妻徐氏。

徐皇后位居中宫,承袭了婆婆马皇后的美德,对人和善、生活简朴。朱棣后来有后妃20多人,在徐氏人老珠黄之际,还有很多各国送来的妙龄公主,但朱棣的心,始终在徐皇后身上。在他心里,只有徐氏是他的妻子,其他的嫔妃,只是为了衬托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意义。

做了五年的贤德皇后,徐氏身染重病,为了救她,戎马一生的朱棣,竟然去自学医术。最终,45岁徐皇后还是离开了深爱她的丈夫。皇后死后,朱棣辍朝一百天,穿素服一年。此后,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为了死后与爱妻葬在一起,朱棣下令,皇后棺椁暂不下葬,也没有在南京修建陵寝,那是因为他已经决定迁都北京。

徐皇后去世两年之后,位于北京昌平的皇陵开始动工,从陵寝吉壤选定,到陵寝建好后,共用了四年,直到年,徐皇后的棺椁才从南京运至北京,葬于最大陵墓---长陵中。

徐氏,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她出身高贵,聪慧善良,一生经历风浪,为丈夫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7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