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前景 >> 龙被的前世今生海南龙被艺术大展
摘要:现存“龙被”自明代以来,历经清代、民国数百年时间,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亦同古代其他多数文化艺术品一样,经历了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黎锦;龙被;历史;艺术
“龙被”,海南一种由多幅饰有璀璨织绣图案连缀而成的挂锦,黎族民间习用于传统丧葬与宗教祭祀,历代呈为朝贡之珍品。龙被集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并融合黎汉织绣,堪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技艺的巅峰之作。年11月,海南首次集全省馆藏龙被精品于海南省博物馆举办“百卉千华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通过全面展示龙被文化,让广大观众走进海南黎锦世界,尽情观赏龙被艺术之风采。笔者有幸承担此次大展的策展工作,得以重新梳理“龙被”这一富有千古传奇意味的传世珍品呈献给大众。
1
龙被之源
黎族的纺织经历了从无纺布到有纺布两个时期,有了布才有“锦”,有了“锦”才有“被”,千年的筚路蓝缕才有了“龙被”的百世流芳。有关“龙被”的历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透过有史以来文献的“只言片语”,笔者大致梳理其脉络如下:早在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海南岛黎族就用木棉纤维纺织布料,战国《尚书·禹贡》所云“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应为黎族纺织最早的记载;两汉有棉布“广幅布”征为岁贡,三国出“五色斑布”,反映的皆是黎族以木棉纺织布料的历史,并非后世织锦“崖州被”或“龙被”的发端;直到唐宋时,黎峒同时出有二联幅的“黎单”和“每以四幅连成一幕”的“黎幕”或“黎饰”及盖文书几案的鞍搭等,其图案纹样“异纹炳然”,“龙被”的形貌始初露端倪。
元时,黎族对棉花、木棉花的去籽、弹花、纺线、理经、综线、挈花、错纱、配色、织布、染色等,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特别是“崖州被”,最为人们所青睐,并为岁贡之赋。著名纺织家黄道婆便是此时期使“崖州被”传入江南名扬天下的重要人物。明代以来,黎汉纺织技艺交流频繁,黎锦技艺进一步提高,因受汉文化的影响,“崖州被”开始出现刺绣龙的图案,后世因而称之“龙被”。清时崖州被已十分珍贵,价值高达“十金一具”,成为海南销往海外的佳品。刘光前先生曾指出:“由于有纺织工参与宫廷画院的设计,龙的形象开始出现在黎族岁贡的织贝上,龙被艺术也开始出现。”[1]其推断很有见地,但称“黎族龙被产生于东汉明帝时代,是汉朝中兴的产物”[2]似有偏颇。
现今我们所称的“龙被”,实是宋以来对“崖州被”的继承和发展,是黎族妇女融合黎汉织绣技艺的延伸。只是由于海南岛多雨潮湿气候诸因,早期的“崖州被”难以保存至今,以至于今日我们所能看到的“龙被”,年代最早的不过是明代的传世品。
2
龙被之形
现存传世龙被,分别有两种形态:一是“大被”,特指由五幅或多幅传统人纹(又称“祖宗纹”)织花彩锦连缀而成的黎族早期传统龙被,主要用于传统祭祀仪式或丧葬盖棺;二是“龙被”,多指受汉文化影响,以刺绣龙纹、凤纹和麒麟纹为主体纹饰的后期汉化龙被。龙被形制不一,色彩各异,用途亦不同:红色多用于喜事,如婚嫁寿喜、盖房升梁等场合;黑色多用于丧事,如祭祀、盖棺等。其形制大致可分为五种:单幅、双联幅、三联幅、四联幅和五联幅。
“大被”faislung[failo](黎语),是黎族妇女以棉麻为原料用原始腰机织造而成且未受到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统龙被。其幅面较窄,色彩朴素,花纹较为简单,一般为五联幅人纹织锦被,以白色、黑色和棕色的人纹、蟒蛇纹为主体纹样,清五联幅人纹大被黎语称为“大被”“寿被”等,少量流行于乐东黎族哈方言地区,用以传统祭祀活动和丧葬盖棺。
“龙被”faisdang[faita](黎语),主要以海岛棉为纺织原料织成底布,并以多彩丝线刺绣图案,其造型艺术深受汉族和宫廷文化影响,以龙纹、凤纹、麒麟纹、鲤鱼跃龙门纹为主体纹样,辅以花卉纹、几何纹和汉字纹等等。存世多为二联幅和三联幅两种款式,以明、清和民国初期的三联幅龙被居多,一般长2米左右,宽1.1米至1.5米,以其色彩鲜艳、图案新颖、款式多样和制作精良而闻名于世,为历代朝廷之贡,今传世多为收藏界珍品。据调查发现,在乐东、东方、保亭和五指山腹地的黎族哈、杞方言民间,主要用于举办传统祭祀活动和丧葬盖棺,亦有建房升梁和婚嫁仪式,部分地区至今仍在使用。
清麒麟献寿图龙被
3
龙被之饰
现存龙被自明代以来,历经清代、民国数百年时间,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亦同其他文化艺术品类一样,经历了发展、繁荣和衰落的过程,纹饰亦然,皆具明显的时代特征。传统“大被”以人纹、蟒蛇纹为主体纹样,汉化“龙被”则以象征皇权的龙凤纹辅以吉祥图案为主装饰纹样。
(一)
百草千卉
黎族崇尚“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其龙被图案的内容也包罗万象。缘于传统的祭祀和盖棺,明代中期以前,因其受汉文化影响较少,龙被传统图案内容表现的更多是对祖先、神灵和自然界的崇敬和祈愿,故原汁原味的保留传统纹样,较为流行的图案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一带的黎族地区。黎族妇女将自然界中的某种物象作为祖先灵魂的化身,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素材,通过借喻、象征等手法施予龙被之上,将红、黄、蓝、绿、棕五色巧妙配搭,使之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根据现存“龙被”研究归纳,其图案可分两大类,一为主体图案,二为装饰纹样。其中,其主体图案大致可概括为五类:“一、神话人物:祖宗、福星、禄星、寿星、八仙及五子登科。二、吉祥动物:龙、凤、麒麟、白虎、狮子、仙鹤、鲤鱼、公鸡、玉兔、龟。三、汉文字:福、禄、寿、禧字及对联分有楷、隶、行、草字体。四、各种宗教道具:太极、八卦、禹门(龙门)等。五、吉祥植物:神树(桫椤树:称活化石,与恐龙同时代)、灵芝、仙草、仙果、莲花。”[3]
(二)
龙翔凤翥
明末至清代中期,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受中原文化影响,一大批蕴含福禄寿、平安吉祥和荣华富贵等寓意的汉文化以及宫廷文化元素源源不断输入黎族地区,一时间“龙飞凤舞”成为龙被的主体纹饰。在对宫廷文化兼收并蓄的同时,龙被风格又有所创新,表现在常以“双凤朝阳”配“麒麟送子”组成主题画面,由两只飞翔的凤凰盘踞中央,而双龙则伴其两侧,甚至被置于画框以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黎族近代以来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三)
吉祥如意
清末至民国时期,龙被纹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汉文化的影响日渐加深,黎族的传统纹样基本消失,龙被的主题图案被吉祥喜庆占据;二是由于近代西方工业染线的传入,龙被绣线图案呈现大红大紫的颜色。这一时期龙被图案主体题材主要有龙凤呈祥、双凤朝阳、鲤鱼跃龙门、暗八仙、狮子滚绣球、喜鹊登梅、锦上添花、路路连科、状元及第、“蝠到”(福临门)、平安富贵、连年有余等。新出现了梅、兰、竹、菊对联式寓意吉祥和功名富贵等图案。清末民初时期还出现有红底龙被,鲜艳喜庆。
龙被之艺
按照黎族旧俗,织绣一套完整的龙被是一项神圣而庄重的使命,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确定织被的吉日并祈求神灵的保佑。一般来说,只有技术高超而且身体健康的人才有资格承担织绣龙被的任务。首先要在村外搭建好专事织造的草寮工坊,在开工前请道公前来“作法”(祈祷仪式),请神灵护佑织绣顺利,而后方能开工,事毕也要再行感恩仪式。“总之,龙被从决定织造时就开始带有宗教色彩”。[4]
黎族传统织锦技艺一般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艺流程,龙被的织造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摘棉、脱棉籽、纺纱、染纱、织布和绣花。其制作过程是:先以海岛棉花纺纱——染纱(黑色)——织布,然后以织制好的黑底布为载体,在底布上用丝线刺绣花纹图案。刺绣前先在底布正面铺上图纸纹样,再用彩色丝线在其上按照纹样用平绣法刺绣出各种绚丽的花纹图案,谓之“锦上添花”。以平铺针、滚针绣珍禽异兽毛丝松顺,活灵活现;以散套针绣花卉层层叠翠,活色生香。为了突出龙被的华丽尊贵,有些被面上还依稀可见用金线镶嵌花边的痕迹,犹如中国画的双勾线手法。龙被最常用铺针加刻法刺绣花纹图案,以加固铺针,防止丝线漫漶松散。黎族妇女织制成一套服饰一般需要一到几个月时间,织绣一幅龙被往往得陪上一两年工夫,其工甚艰。
结语
现存传世龙被是黎族妇女单面绣锦的手工杰作,其构图严谨,色彩炫丽,图案丰富,内容广泛,每一幅龙被都堪称经典,被世代珍藏。历经千年,“龙被”的传奇正如其百卉千华的色彩历久弥新,依然为今天热爱黎锦及其艺术的藏家们所津津乐道。为了让广大观众对海南黎锦的巅峰之作——“龙被”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着文化展、艺术展和科普教育展于一体的现代博物馆宗旨,海南省博物馆力求为大众呈献一个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展览,激发观众对文化遗产最大的兴趣,为观众讲述海南“龙被”未完的故事。文/王静来源:艺术市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