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疫情下鲜活农产品的滞销之困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2/11/7 15:17:50   

陈明咬着牙将4万只鸡苗作了填埋处理。

陈明是河南濮阳一家鸡苗孵化公司的负责人,1月17日,他还在朋友圈发了段视频,一堆毛茸茸的小鸡挤在一起,他有些小得意,“这行情没谁了!”没想到9天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因为疫情,鸡苗采购量急剧下降,他朋友圈的照片,是堆放在仓库里的数千枚没孵化的鸡蛋,“谁要胚胎,给钱就卖!”

受疫情影响的不止陈明。成熟的草莓和瓜果喂猪、当季的蔬菜烂在地里、鸡鸭因断料被养殖户填埋……这些消息近日频频传出。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疫情最严重的湖北之外,山东、河南、云南、江西、四川等多地的鲜活农产品也都受到明显影响。

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专家认为,基层政府设卡、封路等机械性的执行,“一刀切”的工作是目前的症结所在,建议基层人员加强对疫情的认识,科学防治,为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恢复提供服务。

鸡蛋积压在仓库内。1月26日,陈明发朋友圈称“给钱就卖”。网络截图

肉禽难进宰杀厂

鸡苗无销路就地被填埋

到2月份,山东兰陵县老陈家的花腰公鸡就满90天了。花腰公鸡最适合做烧鸡,往常的年前、年后都是销售旺季,“聚会、吃席的人多”。老陈年前卖了只鸡,年后还剩多只。

但各大饭店关门、村上的红白喜事临时取消,鸡一下子没了销路。眼看着要砸在手里,老陈在朋友圈发了销售信息,原本30元一只现在赔本只卖15元。“多的买十来只,少的就买三四只,便宜嘛,都是自己吃。”不出五日,老陈家的鸡所剩无几。老陈庆幸,相比养鸡大户,他因为数量比较少,赔得也少一些。

作为“肉鸡”发源地之一的山东聊城,养鸡户的处境也很难。

布先生夫妇替养殖公司代养了只“肉鸡”。养殖公司负责成本,布先生夫妇从鸡苗养到出栏,每只收1元。原本应在38天就出栏的肉鸡,现在已养了50多天,体重达三斤。“鸡舍的架子是定做的,养到1斤6两就卖。鸡超重,架子就容易塌。”2月13日,布先生收到养殖公司发来的3天鸡饲料,共15袋。正常情况下,这批鸡每天都要消耗25袋饲料。

“资金周转不过来,买不起太多饲料,鸡喂太大也有额外损失,就只能控料,让它活着就行。”布先生的上家、养殖公司负责人朱女士说,她家与30多户农户签了代养合同,共养了50多万只“肉鸡”。

当地市场往年基本在年初六恢复,公司年后第一批出栏的鸡也应在那时上市,销售到当地宰杀厂。但因受疫情影响,宰杀厂近日才复工。2月13日,朱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地的四个宰杀厂均已开张,但上工的人员严重不足,“宰杀量差不多是之前的十分之一”,这让售卖严重依赖宰杀厂的公司损失严重。

“正常经营,我们每天回笼的资金有十几万。年后光买饲料已经花了多万,还几乎没见到回头钱。”朱女士说,当地养殖户众多,基本都遭遇了类似情况。有养殖户不堪重压,将肉鸡价格降到6毛一斤出售。

聊城一家种禽厂的负责人曹万明也证实,当地有养殖户降价出售肉鸡,最低卖6毛一斤。他见行情不好,在年前售空后,没有再上种蛋进行孵化,“以前鸡苗价格是一元左右,现在是5分。”

距离不远的河南濮阳也有多家孵化“鸡苗”的养殖户,通常主供聊城。

陈明的良禽禽业公司有40台孵化器,每21天,能孵化出约万只鸡苗。年前他上了万只种蛋,最早在正月初四开始出苗。因无人购买,最早孵出的4万只鸡苗都被填埋处理。为降低损失,陈明将未孵化出的鸡蛋留着,打算当作毛蛋售出。

但毛蛋主要销往南方,“很多市、镇、乡都不让运输,到了地方还要办新的通行证,车过不去,物流也通不了。”陈明说,因此当地的毛蛋收购价格被压到一至两分钱,现在公司的毛蛋还堆积在仓库里。

每个种蛋的价格在7毛上下,陈明算了算,短短十几天,他亏了60多万元。“我真希望,疫情下能不能有政策扶持一下我们。那些道路,能不能有张统一的通行证,对我们鸡苗和种蛋开放通行。”陈明说。

金溪县果农倒掉的蜜桔。受访者供图

草莓无人收

蔬菜被铲掉埋地里

南通是江、浙、沪地区冬季青菜的供应大户。

黄强是江西人,到南通通州区西亭镇租了20亩地,种植大棚蔬菜。夏季青菜产地多,黄强说,大棚主要靠每年冬春的两茬蔬菜来营收,年前、年后的两个月是蔬菜的销售旺季。“20个大棚,到现在我连一个大棚的菜都没有卖出去。”

冬季气温低,青菜通常要2个半月左右才能上市。黄强算好日子,在去年11月15日种上蔬菜,打算在年初四开始卖。平时都是菜贩子开车上门收菜,再分售到各大菜场。但受封路、限行影响,年后黄强几乎没见到菜贩子的影子,“行情好价格能卖到两块钱一斤,现在给我五毛我都愿意卖,可是没有人上门收。”

黄强也把蔬菜滞销的消息放到网上,来电咨询的热心网友不少,但收效甚微。采摘的人力也成问题,附近的村里也雇不到人,只能用机器把菜打烂在地里。黄强打算,先空出一部分土地重新种菜,等到成熟季,或许疫情就好转了。

南通市通州区东兴镇的胡先生,因销路不畅,他种的30亩大棚里,已经有一半的蔬菜被打掉。

河南周口沈丘县的崔元,因受疫情影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草莓大批地烂在地里。他经营着三个草莓园,共亩。以往通过采摘、批发、零售等方式,基本可在本地售完。今年无人前来采摘,这就断了主要销路。

草莓的保鲜期一般是3至5天,崔元说,即便有绿色通道,草莓也不像其他蔬菜一样便于运输。看别处有配套的盒子和物流,崔元只能干着急,他说现在工人都未返工,缺少采摘、配送人员。“年前卖了接近四分之一,剩下的基本都烂在地里了,损失差不多60万。”他盼着能在4月前后的下一茬再开卖,或许能周转一下。

同样着急的还有郑蓉,她家住在“蜜桔之乡”江西南丰旁的金溪县,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着桔子树,并以此为生。通常情况下,这些蜜桔被销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一车一车地来拉。”按照往年的行情,郑蓉家的4万斤蜜桔很快就会卖完,但今年没人来收购。

2月11日,郑蓉的哥哥在微博求助:“江西农民家的桔子都要烂了,施肥打药花了多少钱,一年到头的收入都没了,捐给武汉人民也比烂在家里强。”在一条爱心助农行动信息下,郑蓉哥哥留了言,马上收到多条回复,其中不乏“想吃”,“怎么卖”,“给个联系方式,我直接下单。”但运输又成了大问题。

郑蓉说,村里封了路,“淘宝店都开好了,现在的问题是运输,网上买的包装箱都取不到,我们的车没法到快递点。”早在2月4日,郑蓉家所在的乡政府发布信息,对全乡9个村实施了相对的“封闭管理”。尝试无果后,郑蓉考虑向当地政府反映,得到村干部不要随意走动的建议,“说是距离我们四五公里的地方有确诊病例。”

新京报记者致电当地乡政府询问滞销蜜桔如何处理,2月15日晚间,工作人员称要求各村统计情况。2月16日下午,工作人员称已基本统计完毕。郑蓉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快进度,打开销路,“再等桔子可能都烂了。”

倡议爱心认购

政府就地促销助农

销售困境之下,有的省份在促销助农上先行一步。

云南也是冬春蔬菜的产出大省,芒市位于云南的西部,中缅边陲。除了以沙糖桔著名,也产辣椒、甜瓜、百香果等。

2月10日,芒市官方发出“爱心认购销售农产品的倡议书”。倡议书鼓励各单位、企事业食堂等优先采购辖区农产品;鼓励商超、电商企业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鼓励干部员工主动购买农产品;鼓励个人利用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1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