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

留守儿童的土味夏令营

发布时间:2023/1/12 22:26:58   

「本文来源:北京周报」

暑期的校园,大多是静悄悄的。然而,位于甘肃南部山区深处的磑子坝小学,却热闹非凡。清晨8点,孩子们便陆续来到了校园。这里不但有玩伴,还有一群城里来的哥哥姐姐,给他们上“跟平时不一样的课”——艺术夏令营。

四年级学生李钰轩告诉《北京周报》记者:“有很多哥哥姐姐来学校跟我们一起下棋、绘制村里的地图、用叶子做书签。三个叔叔还给我们表演打击乐,可好玩了。”

“土味”音乐会

演奏家郑瑀、李拙文、李尚(自左起,二排)为磑子坝小学的学生表演创意打击乐(《北京周报》记者张巍/摄)

让李钰轩念念不忘的“三位叔叔”是北京立里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意亲子音乐会《敲开心》的三位打击乐演奏家——郑瑀、李尚和李拙文。此次,他们应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之邀,来磑子坝小学为学生表演,开展“打击乐”艺术工作坊。

磑子坝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兴化乡,海拔米,交通不便。从北京出发,得先坐飞机到兰州,再从兰州转乘火车至哈达铺,接着改坐汽车到宕昌县城,最后经两小时的山路颠簸才能抵达磑子坝村。郑瑀一行凌晨5点半从北京出发,晚上8点才到学校。

因为路途遥远,很多大型打击乐器没法带到磑子坝,三个年轻人只能携带手碟、手铃等小件乐器。他们一一盘点了学校现有的“家当”,挑选了非洲鼓、小军鼓等乐器。但对一场音乐会而言,这些乐器远远不够。

于是,三位年轻人就地取材,把食堂的锅盖、废弃的金属水槽等生活用品当作乐器。李尚说:“打击乐,无边界。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敲击,都可以带来快乐。”

演奏家郑瑀把学校废旧的金属水槽当作乐器(《北京周报》记者张巍/摄)

“就地取材”也成了这场乡村音乐会的最大亮点。演出结束后,11岁的观众段董琪激动地说:“三位叔叔好厉害!他们光用锅盖和饭盆,就能敲出美妙动人的音乐。”她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是当天最早到达演奏会现场、最晚离去的小观众之一。

观众的积极反响,给三位艺术家带来了莫大的鼓励。他们拿出浑身解数,为山里的孩子们奉上了平时不轻易展示的独门绝活。李拙文说:“看到小朋友们睁着大大的眼睛,露出好奇又憧憬的神情,我觉得特别美好。这次演出是我们与孩子们的一次心灵碰撞,产生了美丽的火花。”

爱自己、爱学校、爱家园

满天星民族文化公益组织志愿者(左四)在磑子坝小学教孩子们制作叶脉书签(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供图)

除了音乐会,磑子坝小学艺术夏令营还给孩子们安排了手绘地图、植物拓染、声音采集与制作等有趣的课程。据悉,艺术夏令营是甘肃省宕昌县乡村学校儿童发展项目的重要活动,旨在提高农村儿童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作为活动主办方,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与满天星民族文化公益组织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为夏令营服务,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周鑫妍便是其中之一。

周鑫妍为磑子坝小学的孩子设计了声音采集与制作的工作坊。年出生的她带着学生到田野里采集风声雨声、到孩子家里录老人唱甘肃花儿、公鸡打鸣、小动物奔跑的声音,再用软件制作成音乐作品——《磑子坝之声》。

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五次来乡村学校参加公益项目。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孩子,也能丰富自己的经历。周鑫妍说:“我的专业是民族音乐学,深入到全国各地,与当地的人们共同生活,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也有助于精进我的学业。”

孩子们绘制的磑子坝村手绘地图(兰州市安宁区云田公益发展中心供图)

在夏令营内容安排方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中心主任、磑子坝小学顾问赵宏智“下了一番功夫”。今年的夏令营主题为“我们的家、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村庄”。赵宏智对《北京周报》记者说:“我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制作手绘地图、收集声音、植物拓染等课程,能学会观察自己和周边环境,进而学会关心家庭、关心学校、关心村里的公共事务。”

磑子坝小学校长刘义兵说:“我们学校老师紧缺,艺术类课程开设不健全。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暑假有这么好的开阔眼界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不过,对于校方而言,要把那么多艺术家、志愿者请到村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刘义兵和同事用私家车跑了10趟县城,才把所有人接送完毕。刘义兵说:“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我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学校补位

赵宏智为新安装的灶台试火(赵宏智供图)

在磑子坝,60%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多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缺乏沟通与交流。刘义兵说:“很多家庭的老人都没法给孩子做有营养的饭菜,更别说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了。”

赵宏智认为,在农村,学校和老师应该补位,承担一部分家庭关怀的责任。他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拯救这些孩子,而是通过教育,与孩子一起过好现在的生活。”

3年前,赵宏智以学校顾问的身份,开始了在磑子坝的生活。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自来水接入校园。这项工程在城市中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在这里却困难重重。

由于磑子坝海拔高,气候寒冷,入水和排水管道必须要深埋地下。赵宏智找人挖管道,但工人要么说做不了,要么报价虚高。赵宏智只好买了地钻机,自己挖坑。需要帮手的时候,赵宏智会花钱雇家长帮忙。最终,他花了三个月才将管道建好。

磑子坝地势高,农户分散。不少学生早上5点出发,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中午无法回家吃饭,赵宏智便自建食堂。学校没请到专门厨师的时候,他就拿起炒勺,当起了大师傅。发现学生们很少洗澡,他又搭了一间板房,买了电热水器,建起了澡堂,定期督促孩子洗澡。

这些工程,赵宏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完成。建成后,赵宏智每年开学都邀请家长参观校园,向他们讲解食堂、澡堂的运转。在毕业典礼上,每一位毕业生还能领到学校特别定制的纪念章。

在年的毕业典礼上,磑子坝小学毕业生张想军秀出了自己的毕业纪念章(赵宏智供图)

当地人不理解赵宏智为什么花这么大的力气做这些事情。他说:“吃饭、洗澡不仅关乎孩子的习惯养成,还关乎人最基本的尊严。”他表示,无论是毕业典礼,还是艺术夏令营,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让深山里的孩子实现与社会的连接。赵宏智说:“我希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他们能学会怎么样去爱一个人,爱一个社会。”

责任编辑:李 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8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