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图片 >> 云南南涧云上飞鸡飞出一片致富天地
南涧县小湾东镇,澜沧江劈开了壮美河山。这里彝族聚居、常年云雾缭绕,被誉为“千年彝寨、云上小湾”。在高山、深谷间,勤劳的人们云端逐梦,岔江村委会四里柱村的茶恒忠便是其中之一。10年时间里,一只鸡在澜沧江畔形成产业、孵化企业、带动就业,云上“飞鸡”飞出一片致富天地。十年,变化的是规模扩大、品质提升、科技富农;不变的是脚踏实地、勤劳致富、创新创业。
“千年彝寨云上小湾”实景图
云端“飞”出黑凤凰产业诞生
茶恒忠的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基地,从海拔米的澜沧江边一直到海拔米的山顶,地势陡峭,乌骨鸡在生态放养中学会“飞檐走壁”,堪称“云上飞鸡”。
走进商品鸡放养区,大树上、黄竹草下、鸡舍里,目光所及皆是鸡。茶恒忠和爱人李春香一边给鸡用饮水器灌水一边介绍,今年刚刚改造了鸡舍,在离地约50公分的位置增加了“鸡床”,鸡舍外搭了凉棚。
“这张鸡床相当于人睡的床,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的设计,不仅可以防病,还可使鸡粪顺着缝隙掉落,减少打扫次数。凉棚放置玉米、水等鸡食,做到‘吃住分离’。”李春香质朴、拟人化的语言充满她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无量山乌骨鸡实行分区养殖。截至今年,共建有商品鸡放养圈舍36间,每年可养3万只,今年将出栏公鸡、母鸡、线鸡(阉鸡)2万只以上。十年前,仅有9个圈舍。
李香春正在讲授养鸡技能
然而,一只鸡的故事要从年说起。“那时用电孵小鸡,电不来就用发电机供电,每批孵只左右,盯得不好,断电了发电机没跟上,‘21天孵不出来就是笨蛋’,就坏事了,那种苦一般人吃不了。”李春香说道。
年,夫妻俩开始规模化发展,专攻育雏和商品鸡养殖。育雏,即将刚出壳的小鸡养育一个月后进行出售。起步之年,每年仅能育5万只,年达到高峰期共育60万只,今年30万只。去年,夫妻俩投资万引进自动化育雏设备。
“闸刀一推就可完成全套喂养,省工省力。”茶恒忠坚信科技的力量。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是勤劳的双手,是科技的力量。至此,一只鸡飞出云端,形成产业。
标准化鸡舍图为新建“鸡床”
带出一条致富路企业形成
年3月,南涧县恒忠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成立,共有社员23户,覆盖小湾东镇7个村委会。年,社员发展到户。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养殖、销售全套服务。以合作社为载体,小湾的鸡苗走进临沧市、丽江市、保山市,商品鸡走向全国,农产品变成商品。
年起,乘着昆明铁路局帮扶南涧县小湾东镇的东风,凭着无量山乌骨鸡过硬的品质,南涧县恒忠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成为该局消费扶贫帮扶点,真空包装鸡、鸡蛋被批量发往昆明。年,昆明铁路局订购了多只,合作社进账20多万,年进账万,今年进账万。
无量山乌骨鸡
“多亏了南涧县委、政府,以及小湾东镇从中牵线搭桥,才有这样的好机遇,鸡大多是社员养的,昆明铁路局的真情帮扶,所有社员都非常感激。”茶恒忠细数着这5年的收入说道
去年,合作社又争取到“小湾电站库区小湾东镇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建设项目”鸡苗供应订单。该项目也是小湾东镇人民政府扶持本土企业的利好项目,由合作社提供5.6万只无量山乌骨鸡鸡苗,总价值89.9万元,用于库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监测户发展养殖,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并回购。
10年来,合作社规范运营、管理科学、社员增多,打破小农经济小、散、弱,为好项目争取创造条件,成为反哺社员的有效载体。
形成一个新模式带动就业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兴旺,好产业能有效推动就业。罗沛英是合作社的工人,原来在家务农,现在每天工资不低于元,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咫尺间实现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化。合作社共设置4个“伙食堂”,仅年,就发放工资79万元。
合作社除了养殖乌骨鸡,还在年启动生猪养殖。今年,养殖能繁母猪头,出栏肥猪头,产生的鸡粪、猪粪又用于芭蕉种植,乌骨鸡放养区的黄竹草则提供给农户喂牛。回想10年发展之路,茶恒忠最为感慨的是,闯出了一条“乌骨鸡+生态猪+肉牛+种植”的种养模式。这个模式首先在社员中得到复制,而后大范围推广到普通农户。农户通过自主发展产业,“造血”能力显著提高。
生态放养的无量山乌骨鸡
站在岔小路远眺,各类种养区有序分布在莽莽大山中。靠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敢,人们绝壁逢生,在资源本不富集之地闯出了阳光大道。
云南网通讯员刘银珍欧阳贵鸿崔晟煜茶伟翠摄影报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