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图片 >> 古墓赫然出现指路石勇士独闯定陵步步惊心考
幽暗的洞穴内,铁镐锄土的声音沉闷短促。突然,栾世海手上一震,感觉镐头触碰到了一个硬物,轻轻凿开表面的土块,借着马灯的光凑上去仔细看,栾世海心头一颤。这是一块小石碑,上面有一行字:
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这宛如《鬼吹灯》里的情节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现实中。
一、明代古墓深处赫然出现一块“指路石”
“如果今天再没进展,这次勘探可能就要告一段落了。”考古队长赵其昌环顾着这个深深的探沟,无奈地喃喃自语道。
这已经赵队长带着考古队在这里勘探开挖的第三个月了,自从定陵“宝城”城墙西南角发现刻有“隧道门”的石条以来,考古队往下挖了两条探沟,每条探沟都深达20多米,长余米,却始终没有找到墓室的任何线索。
年底,国家成立了一支考古队,决定对明代皇帝朱棣的陵墓长陵进行考古挖掘。由于没有经验,考古队根本无法确定长陵的具体位置,转而考虑开挖朱厚熜的永陵。然而,经过一番勘探,考古队依然一无所获。最终,考古队将发掘目标改为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定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动发掘古代帝陵。
探沟里铁镐挖掘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赵队长的心中对此不抱什么希望了,他正在考虑考古队撤离的事宜。若不是前几天,队员夏鼐坚持着要再往下深挖几米,此刻他们就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正在赵队长沉思的当口,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跑到他面前,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急切地摇着他的肩膀,用沙哑又兴奋的声音说:“找到了,找到了,队长!”这个人显然过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弄得赵队长一脸茫然。转瞬,赵队长似乎醒悟过来,两眼放光,立刻反握住对方的肩膀,激动地说:“找到了?”
来人正是夏鼐,原来就在刚刚,他负责勘探的区域里,民工栾世海在探沟底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挖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块小石碑。这块石碑不大,却如一道曙光给了考古队极大的鼓舞。它明确地指出了“金刚墙”也就是定陵地宫围墙的位置。
定陵里的指路石然而,在古人的陵墓里为什么会有指路石?这又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要知道古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陵墓被人挖动,千方百计要隐藏墓室的位置,甚至要设置各种障碍阻止外人侵入。现在这块指路石竟然明明白白地将墓室的位置刻在上面,难道是为了给“搬山道人”又或是“摸金校尉”指路?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对此,世人有不少猜测,有人说这是修筑皇陵的工人怕被官方活埋在墓里,而悄悄给自己留下一块逃出生天指路石。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虽然历史上的确偶有全部处死陵墓修筑工人的情况,但从大多数被发掘的皇陵来看,并没有发现其中有大量尸骨的现象。尤其像皇陵这样的风水宝地,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埋在里面的。另外,即使这块指路石的确是工人给自己留下的后路,也不会写“至金刚墙几丈几尺”这类明目张胆的话语,而是应该用一些简单而模糊的符号做标记。
事实上,这块碑确实是给后人指路用的。由于明朝的皇陵多数是实行夫妻合葬制,在皇帝或者皇后一方死后,并不立刻封死穴门,而是待到另一方也去世,送入陵墓一并安葬后再将穴门封死。因此,这块石碑应该就是留给后面的人再次开启陵墓地宫门的一个指路石。
在指路石的引导下,考古队立刻调整挖掘方案,终于在一年后找到了定陵地宫的金刚墙。
定陵里的指路石拓印件二、勇士独闯定陵,步步惊心
一名考古队员攀上梯子,撬开并不算结实的金刚墙砖,一股黑烟顿时从孔洞中徐徐而出,惊得他腿一软,若不是身下有人接应并且底下还有人抵住梯子,他可能就直接从梯子上摔下来了。紧接着,众人都闻到了一股霉味,纷纷捂住了口鼻,担心这是否是墓室里预先设置的“毒气”。所幸的是,这股霉味只是木头腐朽的气味,对人并无大碍,但这也让考古队对贸然进入金刚墙增添了一丝疑虑。
正在踌躇之间,一个从当地请来的民工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先扔一只鸡进去试试!”这个主意不错,赵队长一拍大腿,立即让人到附近的村里找来一只公鸡从金刚墙的洞口扔了进去,然后忐忑地在墙外静候其变。
刚开始,公鸡被扔到了一个陌生又阴森的环境,扑腾了一会儿便没有了任何动静,赵队长的心又悬了起来,皱起眉头思虑着下一步该如何处理。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将耳朵贴在金刚墙边的队员轻声却又兴奋地说:“动了,动了!”大家都安静下来,仔细聆听,果然听到墙那边鸡的扑腾声。赵队长稍稍松了口气,吩咐队员定时给鸡投喂食物。
就这样,考古队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