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历史 >> 第三十四节绘画课禽鸟入门课雄鸡报晓
雄鸡报晓
文/丝语
鸡冠红色逞英雄,
唤醒长宵三两声。
吾辈闻鸡即起舞,
奋发向上永前行。
4月24日下午,我们上了第三十四节绘画课雄鸡报晓。由若明老师主讲。教学过程如下:
一、介绍公鸡
1、公鸡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家禽,它翅膀短,不能高飞但却好斗,勇敢。公鸡是人们餐桌上一道高蛋白的美味富含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深受大众喜爱。
自然界中的一鸣惊人在国画中也非常受人喜爱。
2、古人认为公鸡有五德,它为“五德之禽”:
头上有冠,是文德;
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
敌前敢拼,是勇德;
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
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3、吉祥的大使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公鸡”是历代画家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以“公鸡”为主题的绘画流传于世。到今天,在画家笔下,仍然可以见到各种雄姿英发的“公鸡的形象。作为长盛不衰的画题,“公鸡”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许。当然、“鸡本身与“吉”谐音,故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现代很多画家就经常以大公鸡为题,取其谐音“大吉”,寄托美好生活祝愿。
二、名家笔下的雄鸡
1、齐白石老人的《大吉图》中的这七只雄鸡神气各异,色彩斑斓,成为史上最贵的“战斗鸡”,被拍出万。
2、当代王雪涛公鸡长鸣,母鸡凝视,看上去鲜活多姿,繁茂枝叶中,一朵朵盛开的紫藤花被点缀出来,如梦如幻,富裕典雅而清丽的艺术美感。
三、公鸡与紫藤的画法:
1、公鸡的结构
2、公鸡画法特点
3、公鸡画法比例特点
头与身1:9
头与身宽1:3
头与爪1:1.5
4、紫藤的画法:
紫藤是优良的长寿观赏藤本花木,每到春季,繁茂的绿叶藤蔓间,串串紫花随风摇曳,送来阵阵清香,别有一番情趣紫藤也是画家笔下的常客。
1)、钛白、大红、酞青蓝青调出紫藤花色。
2)、侧锋用笔,每组两笔画出紫藤花瓣.
3)、调花青、胭脂为重紫色,点画小花
4)、重墨点画花托。
5)、浓绿色勾勒花柄及花杆。
6)、酞青蓝加黄调绿色,笔尖加墨,画出
叶子,注意重叠交错。
7)、:重墨勾勒紫藤的枝干。
8)、淡墨干笔快速画出藤条。
四、实际操练画范画
一)、公鸡
1、运用十字定位法构图,将画面一分为四
2、首先定位公鸡的头部(画纸左上角的方格中),注意鸡冠、嘴巴,眼睛的细节刻画
3、腿部大概的位置定型,公鸡的腿部要和中轴线重叠,这样重心就是准确的
4、头身长的比例是1:9,从鸡头-脖颈-胸部-腿部-脚掌的顺序逐一绘画,顺序就不会乱,头身宽的比例是1:3,要注意整体的比例
5、公鸡的身体运用浓墨和淡墨结合笔触去表现公鸡身体的体积感,注意水分的控制
6、用大红画鸡冠(像火焰的形状),曙红或者胭脂色加强
二)、画紫藤花
1、先沾钛白,笔尖蘸取紫色,绘画出紫藤花
2、酞青蓝(花青)+淡藤黄去描绘叶子的部分
3、叶子有深浅的变化,用笔自然
三)、画石头
1、绘画注意石块的虚实顿挫哦,层层叠叠的去表现,大面积的铺赭石色丰富
2、小草的部分慢慢的轻扫,绘画一丛一丛的
五、本课小结:
1、公鸡学画口诀:
铅笔勾勒定位置,头部画眼知距离,
散锋丝毛画脖颈,重墨三笔定身形,
快笔画出身与肚,甩笔出锋显精神,
红色点出口中舌,雄鸡一叫必惊人。
2、禽鸟画的学习感悟
运笔的关键是沉稳自信,不可飘滑无力,亦不可狂躁张扬,要以画者的精、气、神贯于笔端。
要画的形象在头脑中是个完整的整体,每画一笔都要顾到已画在纸上的和还未画出的。
笔尖、笔肚、笔根各有所用,要体会各自的妙处,用笔要有爽和实的感觉,爽是稳,是自然的生长,实是饱满是健康的生长,这样笔墨就活了,有了生命力。
我们只有用心体会,才能画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原创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