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历史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神童甘罗这还不简单,
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从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开始,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其中历经了数千年的时间。
数千年的岁月打磨,磨砺出了一个有着千载风流,群雄辈出的东方古国。
她有着“欲揽天下,入我怀中”大秦王朝,有着“文采耀目,万邦来贺”的大唐盛世,她曾经礼崩乐坏,狼烟遍布,也曾重修诗书,重返繁华。
而这昭昭的史书,却是由一个又一个鲜活真实的人所造就的,正所谓“史书留载万事端”,能够留名青史的人,必然是不同凡响。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人物就是如此,他生活在诸侯争霸,列国征伐的战国时代。
他自小便有“神童”之名,年幼时面对秦王这等虎狼之君不显惧色,长大后出使四国,朝堂之上与群臣争辩,丝毫不落下风,十二岁便官拜上卿,可谓是少年得志,前途无量。
这个人便是位列“十二使臣”之内的甘罗。
史书中给予了甘罗极高的评价:“聪敏秀慧,孰过政事,当代无人能出其右也。”
然而史书中除了记载甘罗的种种英雄事件之外,还将他和秦王的一件趣事记录在内,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跋扈善变的秦王”事情还要追溯到秦昭襄王时期,也就是战国中后期,此时正处于山东六国由盛转衰,秦国东出崛起的时期。
甘罗的爷爷甘茂是秦国的一位名将,在秦惠文王时曾经担任过太子帝师,后来护送过秦昭襄王从叛乱的燕国返回秦国继位。
说起秦昭襄王赢稷,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这一生开疆拓土,覆灭东周、长平一战几乎打残了山东六国,被誉为“战国大魔王”之首。
语文课本上被我们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渑池相会”都出自于赢稷的手笔。
然而赢稷的一生看似气吞山河,叱咤风云,他的童年却出乎意料的坎坷。
在幼年时期,秦惠文王赢驷为了秦国的东出大略,避免兄弟阋墙,舍弃了赢稷和他的母亲,将其流放到战乱多难的燕国。
后来秦武王意外崩逝,赢稷才得以回到母国的怀抱。
好不容易继位之后,咸阳宫中的朝政大权又都掌握在宣太后和他的两个舅舅手里,帝王之权几乎被外戚架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凭借着自己的筹谋,一步一步地将放逐在外戚手中的权力,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人说,赢稷后期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性格就是幼年流放,成年夺权的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疤痕。
不仅如此,他还非常偏信一些“旁门左道”之术。
赢稷的爷爷秦孝公,父亲惠文王,哥哥秦武王的寿命都非常短暂,他们都在壮年的时候溘然长逝,空留满腔的壮志余恨。
因此,赢稷时常忧虑自己的命数,生怕自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对任何能够延年益寿的方法他都要尝试一番。
在这个时候朝中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时任右丞相的甘茂。
甘茂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看起来却还是精神奕奕,神采飞扬的样子。
但是由于拉不下脸,赢稷几次想请教甘茂延年益寿的方法都无疾而终。
身边的近侍看出了这位帝王的心思,于是他开始多方打听甘茂养生的办法,最后竟然打探出甘茂之所以能够老当益壮,是因为吃了许多公鸡蛋的缘故!
我们都知道公鸡是不能下蛋的,这话任谁看起来都荒谬至极,但是为了讨好主子,近侍还是将这件事上报了。
赢稷知道了这件事后,在宫中思索了一天,第二天退朝后单独留下了甘茂。
赢稷踱步到甘茂面前说:“您现在年逾六十,却精神焕发,一点也不老态龙钟。听闻您能够身体健康是因为吃了公鸡蛋的缘故。”
甘茂这一听却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哪有生吃什么公鸡蛋呢,于是他回道:“承蒙王上夸赞,只是微臣平日里注重保养,至于这公鸡蛋,微臣从来没有见过,更遑论吃食了。”
赢稷听到甘茂这种说词,当场便拉下脸来:“寡人问你这些话,无非是想讨教一个延年益寿的法子,丞相何必诓骗寡人呢?”
甘茂惶恐,他伏起身子,继续拱手说道:“可是微臣确实不知什么公鸡蛋啊!”
看他这么不知悔改的样子,赢稷勃然大怒,他直接放下一句狠话,告诉甘茂三天之后必须将公鸡蛋交上来,否则就以欺君之罪,斩首示众。
“巧解公鸡下蛋的难题”所谓伴君如伴虎,就是大抵如此吧。
但是无奈事已至此,甘茂也只能领旨回家。
回到了家中,连续两天,甘茂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日夜夜为这个公鸡蛋的事情发愁。
而这一切都被他的孙子甘罗看在了眼中。
要说这甘罗可是自小便拥有“神童”之名,五岁便能作诗,七岁熟读诸子百家,
能力才华远胜于许多有名的学究。
并且他还为秦王的梦境作过一首解梦词,被朝野传唱。
当时长平之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为了争夺上党,秦、赵两国发动大军在边境已经对峙了两年。
而此时只有秦、赵两个强国,谁都知道长平之战的成败决定着日后哪个国家能够在中原称王称霸。
可惜当时恰逢天灾,整个中原几乎颗粒无收。
秦国还好说,有巴蜀这个肥沃之地苦苦支撑,可是其他国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据史书记载,许多国家的皇室贵族甚至都吃不饱饭,更遑论赵国还要供养边境的几十万大军呢!
长平的这场战争,一直是赢稷的一块儿心病,他整日也是夙兴夜寐,难以入睡。
有一次好不容易睡着,赢稷却做了一场梦,梦到天地崩塌,月亮西沉,花朵枯萎,海水干涸,他从梦中惊醒,联系到最近的长平之战,总觉得自己梦到的不是什么好事儿。
于是第二天,赢稷上朝时将这个梦境告诉了大臣们,让大臣们帮自己解答,期限为两天。
关于解梦词,大臣们的说法众多,可是没有哪一个能让赢稷喜笑颜开的。
直到看到了甘茂上书的解梦词,书中这样写道:“海干龙现爪,山崩望太平,月落帝星现,花谢正兴隆,这乃是上上的吉兆啊!”
看完,赢稷便急忙传召甘茂,并询问他是何人做的这一手好词。
甘茂回答道:“这是家中的一位孙儿甘罗所写,他才疏学浅,让王上见笑了。”
赢稷知道后便下诏隆重地嘉赏了甘罗,后来长平之战果真如解梦词上所写,秦国大胜,从此就算五国合纵,也再难胜秦半分。
甘茂也通过这件事请看出了甘罗天资不凡,于是将他带在身边亲自培养,期盼他以后能够振兴家族。
所以这件公鸡蛋的事儿就被常年陪伴在身边的甘罗看出了端倪。于是他就询问祖父是不是宫中出现了什么难办的事情。
甘茂看着眼前聪明伶俐的孙子,他想起了甘罗曾经作的那首解梦词帮他渡过了难关,与其白白等死,不如这次也把死马当成活马医。
最后甘茂将秦王说的那些话全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孙儿。
甘罗听完静下心来思索了一阵,说道:"祖父不必忧心,等期限之日便由我代替祖父上朝,届时由我向王上解答,王上会明白的。”
三天后上朝,甘罗进殿,向秦王禀明自己的祖父告假在家。
赢稷看到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站在自己的面前,他问道:"你就是曾经解开寡人梦境的孩子?”
"是"
"那你的祖父为何不来上朝呢?”
甘罗回到道:"因为他正在家里生孩子呢!”
此话一出,哄堂大笑,连秦王都忍俊不禁,他说:"你这小儿简直是一派胡言,胡说八道,世界上只有女人能生孩子,哪里听说过男人生孩子呢?”
"是呀王上,男人是不能生孩子的,但是您却让我的祖父寻找会下蛋的公鸡,按您的说法,既然公鸡会下蛋,那么男人自然也能生孩子了。"甘罗从容地说完,面对秦王的质问毫无惧色。
赢稷知道,这是甘罗为他爷爷辩解来了,但是偏偏自己还找不到话头反驳,而作
为一国之君,更不能跟一个小孩子置气。
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甘家也免去了灭门之祸。
“十三岁官拜丞相的天才少年”战国时代的政权更迭非常频繁,很快甘家就迷失在了权力的漩涡中。
甘家一来并非赢氏皇族的姻亲,二没有秦王的庇佑,但是甘茂却一直霸占着丞相的位子,这让朝中的许多人都有了别样的心思。
甘茂到了晚年受到了不少朝臣的排挤和迫害,他唯恐自己不得善终,不久便主动辞去了丞相之位,前往了齐国为臣,至死都没有返回秦国。
没有了甘茂这个顶梁柱,甘家很快没落,数年间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挑起大梁。
后来秦国四年内连丧三王,国家局势非常动荡,各诸侯国虎视眈眈,秦始皇还未亲政,丞相吕不韦几乎一手遮天。
在这个时候,尚且年幼的甘罗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吕不韦,吕不韦对他“神童”之名早有耳闻,于是便邀请甘罗拜入了自己的门下。
起初吕不韦只是爱惜甘罗的才华,不忍明珠蒙尘,并未将这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放在心上。
然而接下来的一件事让吕不韦对甘罗彻底改观。
吕不韦的封地在河间,河间哪哪都好,土地肥沃,商户富庶,唯有一点不尽如人意,就是领土面积太小。
所以他就希望攻打赵国,以扩张他的封地面积。
但是攻打赵国还需要用燕国来牵制他,于是吕不韦开始四方游说,派出不少使臣前往燕国,最终说服了太子丹质秦。
但事情到这里还没做全,秦国还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前往燕国掌握朝政大权,防止燕国背地里反咬一口。
想到这里,吕不韦准备派张唐出使燕国为相。
但正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没想到张唐出使燕国之前竟然反悔了。
他说:“赵国是通往燕国的必经之路,我曾经帮助过秦昭襄王攻打赵国,赵国举国上下都十分怨恨我,甚至有人曾言‘谁要是能手刃张唐便赏他百里封地’,我实在害怕为此丢了性命,希望丞相还是另派他人前往燕国吧!”
吕不韦听后十分恼火,但是又不能强迫张唐出使,短时间内又想不出其他合适的人选,整日里愁容满面。
甘罗见了吕不韦神思不属的样子,于是就询问他,听完了事情的经过,甘罗说道:“我有办法让他去。”
当天,甘罗拜访张唐,只说了短短几句话便让张唐心甘情愿出使燕国。
他说:“您认为您的功劳可以与前朝武安君相比吗?”
张唐答道:“武安君往来沙场几十载,从无一例败仗,我自然是不能与他相比的。”
“那您说前朝范睢的权力和当今丞相吕不韦的权力哪个大呢?”
“自然是吕不韦的权力大。”
“昔时范睢意欲攻赵,武安君白起强力阻拦,后来白起式弱,范睢在距离咸阳七里的地方绞杀白起,您今日如果拒绝了丞相的要求,那么您认为您的下场会好过当时的武安君吗?”
甘罗说完,张唐恍然大悟,于是连夜上书,答应出使燕国。
到这里,吕不韦才意识到自己小看了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
但是这件事还没完,战国时期各国合纵连横,局势瞬息万变,昨天的朋友有可能明天就会成为敌人。
使团出发之前,甘罗又上书吕不韦说:“我有一个更好的计策,几乎可以兵不血刃就能拿到十余座城池。”
吕不韦示意道:“请说。”
甘罗继续道:“既然盟燕也是打仗,那么盟赵攻燕又何尝不可呢?您的封地毕竟与赵国接壤,为什么非要打仗得到,而不是让赵王双手奉上呢?请您派我出使赵国,我必定将此事办妥。”
于是吕不韦将甘罗的这番话禀告给了秦始皇,秦始皇同意甘罗为此行的使臣。
到了赵国后,赵王亲自下辇迎接他们。
甘罗问赵王:“大王听说太子丹质秦的事情了吗?”
“略有耳闻。”
“那大王听过张唐要出使燕国为相了吗?”
“也听说过。”
“燕国质子,秦国使燕,目的是攻打赵国啊!但是自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元气大伤,实在是不宜再动兵马了。大王不如送河间附近的几座城池来作为秦赵结盟的象征,外臣回去劝说我王,盟赵伐燕,从此赵国便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甘罗分析地头头是道,赵王当即划出了河间附近的五座城池,来扩大秦国的领地。
后来秦赵结盟,秦王送回太子丹,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夺取了包括上谷在内的三十六座城池,其中秦国得到了十一座城池。
后来甘罗拿着这十几座城池返回秦国,不久之后就被秦始皇封为了丞相,并将他祖父甘茂的财产全都赏赐给了甘罗。
史书中这样评价过这位少年丞相:“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但是历史上关于甘罗的记载到他当上丞相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只是可惜,像这样的天纵英才,如今是很难再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