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发展 >> 赞张煌明五十八岁开始二次创业
通道县溪镇晒口村六组村民张煌明,今年六十岁。他五十八岁那年开始二次创业,如今是种植养殖大户,村民们对他是津津乐道。
张煌明年开始搞木材加工,搞了15年。期间,他有许多年都发了财,最多时一年赚20多万元,买了小车,砌了几栋门面住房。但是年、年,木材价格连续下跌,他亏了多万元,成了一个欠账户。
张煌明认识到,现在国家强调生态环保,实行封山育林,树木砍伐几乎没有可能;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少,木材加工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张煌明霸得蛮,不服输,他自己欠的账绝对不要儿子儿媳偿还,他要二次创业,重新站起来。
张煌明二次创业是年开始的。晒口村有一个政府投资开辟的园艺场,面积有亩,村里召开了几次动员会,希望有人承包这个园艺场,但因为怕担风险,一直没有人接手。张煌明决定,自己第二次创业就从这里开始,承包这个园艺场,建设黄桃种植基地。他和村里签订协议:采取“能人+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有份稳定的工作,同时每年缴纳承包费元;采取股份合作模式,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余万元,按照扶贫资金70%落实到贫困户、30%用于一般农户的股份分配原则,收益按所占比例分红。其中6户贫困户常年在基地负责管理、除草、剪枝等工作,一方面获得劳务收入,另一方面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的参股资金。
“大家怕担风险,我不怕!”张煌明说,他所以要承包这个园艺场,就是要闯一闯,干一番事业,要东山再起。黄桃种植基地建好了,可以把贫困户都拉起来,大家都富起来。贫困户每年有劳务收入10多万元,以后股金分红会收入更多。多亩面积,种植了蔸黄桃树,一般每蔸能产五六十斤黄桃,按每蔸10公斤计算,也有7万公斤;批发价每公斤十五六元,按每公斤八到十元计算,也有70万元;收益按30%分红,他一年的种植收入也有20万元。
黄桃种植基地建设已到第三年,张煌明已投入80多万元。今年,基地的黄桃已有部分挂果,明年就开始有收入了,后年就会进入丰产期。
除了发展种植业,今年4月份开始,张煌明又联合几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承包黄忙村木兰屯水库,建立木兰屯水库养殖场。这个养殖场共有60多亩,其中水库30多亩,2口水塘8亩,两边都是高山,适合养鱼、养鸡、养鸭、养鹅。养殖场全部实行放养,鸡、鸭、鹅白天满山跑,只晚上喂一次谷糠、玉米。鱼也不喂什么饲料,鸡、鸭、鹅的粪便就用来喂鱼。第一批投放了2万多元的鱼苗,投入10万元养殖只鹅、只鸭、只鸡。到9月份的时候,鱼已长到四五斤重一条,鸡长到了两斤多重一只、鸭长到了四五斤重一只、鹅长到了七八斤重一只,都可以出栏了。9月初,养殖场出栏了一批鸡、鸭、鹅,母鸡每公斤60元、公鸡每公斤56元,只有零售,没有批发;鸭的零售价每公斤32元,批发价每公斤26元;鹅的零售价每公斤34元,批发价每公斤28元。鱼以鲤鱼为主,每公斤20元以上抢起买,准备在春节的时候起网5万公斤上市。
种植养殖,都需要有成熟的技术。为此,张煌明专门培养了一个技术员,只要农广校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就一定安排技术员参加培训。这个技术员连续三年参加农广校培训。现在,这个年轻的技术员讲起防疫技术、剪枝技术、下肥技术、打药技术,头头是道,熟悉得很,就像老把式一样。
我们采访时,张煌明感慨地说:“现在党的扶贫政策好,创业的机会多。我很感谢党的扶贫政策!”他表示,第二次创业才开始起步,发展的空间还大得很,一定会带领大家把黄桃种植基地建设得红红火火,把木兰屯水库养殖场建设得红红火火。(本报记者谭吉华通讯员陆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