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鸡 >> 公鸡图片 >> 固阳县是怎样摘掉国家级贫困帽的
贫困人口多和土地沙化面积多的包头市固阳县,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随后,在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帮扶政策的支持下,固阳县先后在路、水、电、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年,在全县21万人口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就近万人,固阳县仍然被列入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成为该县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摘掉自治区级贫困县的帽子,固阳县委、政府提出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目前全县贫困人口数已由年的人下降到人,贫困发生率由5.5%降到了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元,增速10%,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年3月26日,固阳县成功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序列。
壮大农村主导产业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还是要靠产业振兴。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利用乡土文化特色资源,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双水泉村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富余劳动力,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村委会首先想到了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
包头市建华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固阳县怀朔镇的龙头扶贫企业,该企业采用种养基地、订单、用工等方式,与固阳县贫困农牧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让贫困户户均增收元。企业每年拿出利润的万元用于专项扶贫,帮助多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今年,建华禽业在已建成年出栏万只青年鸡的基础上,拟新建3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规划建设饲料厂1处、有机肥处理厂1处,鸡舍3栋、蛋品加工车间1栋、蛋库1处。5月初已经开工,预计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通过土地入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到企业打工解决农户就业、入股分红保底兜底户收入、订单种植促产业规模化发展和订单收购等方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建华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建华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固阳县政府将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到该企业,划分股,每年按照入股资金8%的比例给贫困户分红,贫困户每年实现元的稳定收入。提供个务工岗位,优先录用国家级贫困人口入企业打工,每月工资元以上。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订单马铃薯,企业每年回收10万吨马铃薯,项目覆盖贫困人口人左右。另外,通过摸底调查,各镇依托企业、合作社通过“代养羊”“代养鸡”、流转聘用等模式先后投资建设了10个利益联结项目,通过贴息贷款等方式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余家,3多户贫困户受益。
树致富志气增脱贫信心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如今国家的政策这么好,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让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大家只要努力,也一定能改变贫穷的面貌,只有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才是对党和政府最大的报答。”固阳县下湿壕镇油房壕村脱贫致富能手高贵在养猪棚里自豪地说,他正在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的现状。
高贵年6月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原是油房壕村一名电工,靠自己的手艺维持着不富裕但温暖舒心的4口之家的日子。4年妻子因心脏病做了开胸手术,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近20万元,随后大儿子又因车祸意外身亡。年,高贵又患上髋骨结核,手术后落下了残疾,只能靠拄双拐生活。一时间,高贵感到崩溃和绝望,当村里了解到高贵家的情况后,村支书张美计马上组织人员,及时将他家的危房、旧院进行了重建。住进维修后的新家,高贵看到了希望:“自己才54岁,虽然残疾了,但我不能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婆养活,不能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我自己得站起来,不能躺下。”于是下定决心在家搞养殖。
高贵找到了村里腿有残疾的杨玉,2个残疾汉子一拍即合,共同办起了养猪场,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自强不息的拼搏,让高贵不仅拼出了美好生活,还成了十里八乡的脱贫榜样。
通过镇政府协调,村委会和张美计共同担保,年,高贵和杨玉又贷款22万元,建起了平方米的暖棚猪圈、40平方米的饲料加工厂,购置了6头母猪、8头生猪和1头公猪。同时,他俩又在周边开垦了十几亩荒地,种植了玉米、豆类等饲料作物,从而开辟了作物产饲料、饲料养猪、猪粪做肥料的绿色种养殖循环模式。去年,他们卖了14头猪,总收入4万多元,之后又买了52头仔猪,如今可以全部出栏了。
扶贫办主任程利翔介绍说,在调研中发现不少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所以,我们在思想上教育引导,在产业带动上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发展养殖和种植,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来影响带动周边人,让贫困户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越战越勇。
选优任贤合力攻坚
“我们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这不是终点,我会一直助力父老乡亲一起奔小康!”日前,下湿壕镇电报局村第一书记张俊激动地说。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年4月,包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干部张俊接受组织委派,到固阳县下湿壕镇电报局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入村后,调查走访是掌握发展的第一要务。他不辞辛苦,早出晚归,走访了全村群众户、人,按程序建档立卡贫困村民31户53人。他发现,村里称得上“年轻人”的也都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劳动能力普遍不高,仅依靠传统农业收入十分微薄。
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情况,张俊积极筹措资金40万元,帮助村里实施旱改水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使得村里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仅这一项村民年人均增收元。
在旱改水的基础上,张俊扩大村里的种植规模。仅黄芪育苗、大黄芪种植,人均增收入0元左右,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张俊还鼓励村民养羊、养鸡。年5月,电报局村28户贫困户,每户托管养殖只大红公鸡,每户国贫户购买鸡可享受政府每只鸡15元的补贴。固阳县晶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还负责代养28户贫困户只大红公鸡,出栏后,按照每只鸡连本带利收入30元计算,每户收入达到元。
年10月,他们还建成投产了千瓦光伏电站。按照每天发电度至度计算,每年能发电15万度至20万度,年均收益10万元左右,可以持续运行20年到25年。光伏发电直接卖给驻村工矿企业,实现电量自行消纳,“卖电”得来的钱作为收益纳入集体经济用于扶贫,每户贫困户年均收益1元。
张俊还把目光瞄准了电报局村委王家渠沟中的泰恒矿业公司。在多方考察后,组建铁矿石尾矿废石分选清运公司,统一分选、销售尾矿废石。“不仅可以对周边土地资源及环境进行整理与保护,销售废石还可以创造利润,支持贫困户增收,支持贫困边缘户发展。”张俊说,投产运营后,预计年利润约0万元,电报局村委占此合作公司10%的股份,村集体年利润万元。
“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们的目标是‘不落一人’。”张俊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发文化旅游小镇建设,面对脱贫摘帽之后的巩固工作,我的想法是让已经脱贫的群众不仅在资金上脱贫,更要在思想上脱贫,激发他们持续、自主致富的原动力,力争使他们能够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像张俊这样的第一书记,在固阳还有很多,如携母驻村的怀朔镇朝力干村第一书记傅永新,积极争取项目、跑资金;5年落实了20件扶贫措施的金山镇昔连脑包村第一书记梁守礼……
近年来,全县奖惩分明,先后调整召回驻村第一书记3名,对不胜任的19名县级驻村干部进行了调整。同时,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全县累计提拔重用扶贫干部71名,表彰奖励优秀干部36名,鼓舞了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热情。
如今,走进固阳县,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柏油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砖瓦房,还有大后山蓊蓊郁郁、满眼翠绿苗木,让人感慨不已,目前全县已争取到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87.24万亩,完成建设任务66.24万亩,工程覆盖全县25个国家级贫困村,人均退耕面积达20亩,8年工程期内人均每年可增收元,已累计为户退耕户发放政策补助资金万元,户均收益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已成为贫困农户稳定脱贫的红利。扶贫救助资金累计投入.3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人次;对贫困户住院费用给予二次兜底报销,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慢病和意外伤害险;新建砖瓦房3.3万余间,农村常住人口全部住上安全房……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干部群众的努力付出和辛勤的汗水。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玉荣格日勒图 巴依斯古楞)
提起脱贫攻坚,包头人首先想到的是固阳县。包头市举全市之力帮扶固阳,使全市最贫困的地区,今年成功“摘帽”。在固阳县采访的过程中,医疗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形式多样的扶贫故事无不令记者感动。在自治区和包头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拧成一股绳,终于摘掉了多年的贫困帽。县里原来的棚户区变成了公园,田野上生态林绿油油,乡村面貌整洁,脱贫的农牧民精气十足,一副“新后山”的幸福画面展现在新固阳。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